跨境电商涉税新规落地:多家国内出海平台发公告

小马看跨境电商 2025-09-28 1335

图片



历经跨境电商行业长期讨论与期待,《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近日正式进入落地执行阶段。9月25日,国内多家头部出口跨境电商平台同步向平台内经营者发布涉税信息报送公示通知,明确2025年10月将首次完成平台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身份信息、2025年第三季度(7月-9月)收入信息的报送工作。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跨境电商行业经营数据从“模糊化”向“透明化”的关键转折,更意味着行业税务合规迈入强制性、常态化监管新阶段,将对百万跨境电商卖家的经营模式与合规策略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政策执行的核心环节,跨境电商平台在此次新规落地中承担着“政策传递者”与“信息报送主体”的双重角色。9月25日当天,多家国内主流出口平台均通过官方公告渠道,向卖家详细披露政策背景、报送范围、时间节点及合规要求,确保政策信息精准触达每一位经营者。

从公告内容来看,各平台均围绕“为何报、报什么、怎么报”三大核心问题展开解读:在政策背景层面,明确《规定》出台是为响应国家税收征管现代化要求,通过平台报送数据实现对网络交易行为的精准监管,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在报送范围层面,清晰界定需报送的信息包括“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身份信息”(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件类型及号码等)与“收入信息”(以自然季度为统计单位的经营收入明细);在合规提醒层面,重点强调卖家需确保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避免因信息错报、漏报引发合规风险。

其中,S平台(具体查阅卖家后台)发布的公告因内容详尽、覆盖场景广泛,成为全行业参考的重要范本。即便未在S平台开展业务的跨境电商卖家,其公告中关于“收入分拆风险提示”“税务检查配合义务”等内容,也为全行业经营者提供了通用的合规指引,进一步推动了政策解读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卖家核心关切:三大要点划定合规红线

对于广大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规定》的落地并非简单的“信息填报”,而是对经营合规性的全面检验。从平台公告及政策细则来看,以下三大要点直接关系卖家经营安全,需重点关注并落实:

1. 报送时间与范围:首次报送聚焦三季度,后续按季度常态化

根据要求,平台将在2025年10月完成首次信息报送,核心覆盖两大维度:一是平台内所有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身份基础信息,二是2025年第三季度(7月1日-9月30日)的经营收入信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25年第三季度以前的收入信息无需追溯报送,这一安排为卖家预留了充足的合规准备时间,避免因历史数据梳理压力影响当前经营。

从长期来看,信息报送将进入“季度常态化”模式:后续每个自然季度结束后的次月(即1月、4月、7月、10月),平台将定期报送该季度的经营者身份信息与收入信息。这意味着卖家需建立“季度性合规自查”机制,确保每季度经营数据可追溯、可核验,避免因数据积累导致合规风险集中爆发。

2. 税务检查配合:平台需提供全链路交易数据

公告明确,若税务机关依法对店铺开展税务检查,或通过平台报送数据发现店铺存在涉税风险(如收入与纳税申报金额严重不符、存在异常交易记录等),平台将依照税务机关要求,提供店铺的全链路明细涉税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合同订单、交易流水、资金账户收支记录、物流发货凭证等。

这一要求彻底打破了过往“交易数据仅由卖家自行掌握”的局面,实现了“平台数据与税务监管”的直接连通。对卖家而言,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合规”,在日常经营中做好交易凭证的留存工作(如订单截图、物流单号、资金流水对账记录等),确保在税务检查中能够快速提供有效证明,避免因证据不足承担额外税负或处罚。

3. 收入分拆禁令:堵住偷逃税款的“灰色路径”

针对跨境电商行业曾存在的“通过分拆收入少缴税款”问题,《规定》明确划定红线:严禁平台内经营者将本应归属于同一纳税主体的收入,通过“变更店铺经营主体”“关联企业交易”“更换提现账号”等方式,分散至多个纳税主体名下,以此规避纳税义务。

根据政策要求,对于此类违规行为,税务机关将依法采取三项措施:一是追缴少缴的税款,二是按日加收滞纳金(滞纳金计算标准为滞纳税款的万分之五),三是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处以罚款。这一规定直接打击了行业内“多店铺分拆收入”的灰色操作,倒逼卖家回归“合规经营”本质,通过真实业务架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明确政策执行中的具体场景,国家税务总局于9月25日同步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常见问答》,针对“店铺注销”“经营者变更”“数据报错”“刷单收入”等多个行业高频问题作出权威解释,消除了政策执行中的模糊地带,为平台与卖家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

从问答内容来看,以下几个场景与卖家经营密切相关,需重点理解:

1)店铺注销场景:若店铺在2025年7月1日(《规定》实施后)至9月30日期间注销,平台需报送其注销前的收入信息(如7月5日注销则报送7月1日-5日收入);若在2025年6月20日-6月30日期间注销,仅需报送身份信息,无需报送收入信息。

2)经营者变更场景:若店铺在2025年第三季度内变更经营者(如7月20日由A变更为B),平台需同时报送新旧经营者的身份信息(注明各自经营时间段)及对应时段的收入信息(A报7月1日-20日,B报7月20日-9月30日),且店铺唯一标识码不得变更,确保经营主体变更可追溯。

3)数据报错场景:若经营者身份信息中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件号码”等关键数据报错,无法直接修改,需先作废错误信息,再重新报送正确信息,避免因数据修改流程不当导致报送失败。

4)刷单收入场景:明确要求平台报送收入信息时,不得自行剔除所谓“刷单”收入,需全额报送平台记录的经营收入。这一规定彻底否定了“刷单收入不计税”的错误认知,卖家需摒弃“刷单冲量”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向“真实交易+合规计税”的精细化运营。

5)境外经营者场景:境外经营者依托境内平台开展业务的,境内平台需按“未取得登记证照”类别报送其身份信息与收入信息,意味着境外卖家也被纳入国内税收监管体系,不存在“境外身份豁免”的合规漏洞。

2025年10月1日,随着《规定》进入常态化执行阶段,跨境电商行业将正式告别“数据不透明、监管宽松”的发展初期,迈入“合规为基、透明为要”的新阶段。这一转型并非对行业的“限制”,而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

从行业层面来看,数据透明化将有效淘汰“偷税漏税、虚假交易”的不合规企业,为合规经营的卖家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通过税收征管的规范化,将更多跨境交易纳入正规监管体系,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信用水平,为跨境电商企业争取更多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机会。

从企业层面来看,合规化已成为跨境电商卖家的“生存底线”,而“全球化、本地化”则是突破合规门槛、实现持续增长的核心路径。一方面,卖家需加速推进公司架构的全球化布局,通过在目标市场设立本地公司、合规注册等方式,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收监管要求;另一方面,需优化账号资产的本地化管理,避免因“单一账号依赖”导致合规风险传导,通过多市场、多账号的分散布局,提升经营抗风险能力。

尽管合规要求的提升短期内可能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但从长期来看,跨境电商作为连接中国制造业与全球市场的重要纽带,其“朝阳行业”的属性并未改变。对于卖家而言,唯有主动拥抱合规、提前布局全球化,才能在行业转型中抢占先机,实现从“粗放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跨越。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的落地,是跨境电商行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标志性事件。它不仅通过数据报送构建了“平台-税务机关-经营者”的三方监管体系,更以合规为导向,推动行业经营模式的深度变革。

对于每一位跨境电商从业者而言,此时需摒弃“观望心态”,以积极姿态落实合规要求:一方面,对照平台公告与政策问答,梳理自身经营数据,确保首次报送工作顺利完成;另一方面,着眼长期发展,将合规理念融入企业战略,通过全球化布局、本地化运营提升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在行业合规化浪潮中站稳脚跟,共享跨境电商行业持续增长的红利。


方便跨商家及时沟通交流行业资讯,我们组建了数百个跨境电商交流群,已经有上万名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如果您是跨境电商卖家或者生态相关从业人员,不在这几个群(一个人只能进一个群,如果在其中任意一个群,不要重复添加,给别人留点机会),新朋友可以添加本人微信进群需备注真实姓名+公司+所在城市+行业进口or出口(我们会根据不同行业安排不同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否则不予通过!

图片

莫愁跨境无知己,小马一路伴君行!


文章内图片除原创外均精选转载自网络,有来源的都会进行注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欢迎留言评论,告诉大家你的观点!

投稿及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ny-2013

    感谢以下企业长久以来的支持,

2025,金蛇衔财,财通巳海!

图片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创拓新局 | MoonSees2026亚马逊全球开店卖家大会圆满落幕

上一篇:9家eBay店铺TRO和解大胜利!和解金狂降73%!速看破TRO冻结秘籍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小马看跨境电商

在跨境电商圈拥有30万粉丝,为您链接全球跨境电商资源!坚持分享行业干货,为大家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服务,业务范围会涉及到投资、培训、会议、猎头、咨询服务等等,您的转发是我最大动力!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