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单干 4 年总结的选品 SOP,或许不够漂亮,但至少能让你少踩坑​

亚马逊全球开店 2025-07-10 275

图片

跨境首秀!2300㎡3D动态盛宴落地杭州,与千位跨境青年共探“AI+产品/运营” 新可能” !免费参会研讨!


VictoryXue


我的C位


先说背景:本人90后,21年入行,今年是从事亚马逊的第4年,擅长母婴和生活选品。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我的选品思路与方法,抛砖引玉,期待和大家一起交流。
 
为什么说“继续”,翻看我的知无论坛旅程,这是第四次分享选品。

之前的分享基本上都是点状的整个选品过程还是从对标竞品的角度(当然,这非常重要,也是我的第一步),但我发现使用之前的方法选出的产品在上架后,每一次复盘的时候总有漏网之鱼,比如这个需求有更好的创意解法,那个差异化有一些小坑,造成用户差评。

这次升级,确保用户需求被全方位捕获,大部分的解决方案被我收集,确保360度有340度我都包裹住了。
 
具体步骤如下:
图片

PS:由于文章太长了,我会分成两篇文章讲述我的方法。 


Step 0:需求竞品聚焦
 
A、找到竞品:
这是调研的原点,我们在BSR、ABA、站外看到的所有对标竞品,都是被验证的需求,后续的动作其实是对这个需求点的延展与验证,找到关键运营切入点。PS:找到需求点这件事,可以移步到我上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部分有分享如何找到需求: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94695 

B、需求聚焦:
找到用户满足该需求的路径,便于我们后续分析与调研。这个路径来源于对竞对关键词的反查,关键词方便我们根据用户搜索,找到这个搜索词下面所有满足需求的产品。如果这个节点够大,我们可以找到BSR榜单做行业细分分析,如果满足需求的是小众产品,甚至没有BSR,我会用主要关键词下的产品进行行业的分析,然后针对同一细分需求下的产品进行竞品调研。


Step1: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该行业进入的难易程度,帮助理清运营关键点的核心,找到行业的最大公约数,确认这个行业最基础需要满足的需求有哪些。

-先定量分析
基于需求聚焦:我们需要找到行业销量前100名的产品数据,回顾上方我有提到,如果节点足够大,那么用卖家精灵将BSR数据进行透视图分析,如果比较小众,整理2-3个主要关键词,以及这几个关键词下来非重复的前100位产品。

通过透视图,主要分析以下内容

-行业品牌集中度(确认前50%的销量是否都集中在几个比较重要的品牌)

-上新情况:销量是否有向新品倾斜,新品是否占据一定比例销量

-评价情况:行业平均评价是什么,4.5以上比较多,说明产品相对稳定

-价格情况:行业价格集中度,看有销量的产品主要价格带都集中哪些地方

-行业整体销售额和销量

以上方式了解行业大框架。接下来要进一步对产品分类进行调研

-先做外观分类,确认这些差异化外观满足哪些需求。这里有一个小Tips,如果你发现产品都一水一样,可以分析前20里面相对来说有一丢不一样的的产品,分析2-3个,基本可以从listing卖点和用户评论中得到产品特点,核心卖点,竞争差异,基于需求与外观的总结,继续对产品进行分类。

-收集每个外观分类下,销量最好的两个产品的用户评价,从买点、优势、劣势,以及期待改进点,分析产品基础盘。

-确认新品方向:筛选出近两年上新的产品,确认他们的差异化方向,价格。这是第一次验证用户对于这个行业新品各方面的接受程度,以及从各个维度了解行业的新品准入方案。

再一次文字总结以下信息:

-行业变化周期快慢&行业成熟度中【⭐️行业新品做对什么事情】

-行业产品特点&核心卖点&竞争差异,找到行业基本点

-行业集中度/行业是否有长尾效应 中【⭐️头部品牌延展方向是什么】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找到新需求以及满足细分需求的各种方案。接下来可以开始竞品调研~

图片

Step2:竞品调研

竞品调研的目的是全方位了解竞品(对标品),找到可以切入的绝对优势,基本包含以下步骤:

-扫雷式评论总结和归类:我一般都会把竞品近两年的评论,好的坏的都会看完,(当然这可以用AI替代,如果大家有好的VOC分析方法,欢迎分析)

-输出产品基本特性(卖点收集&差异归类)

-总结产品

--竞品卖点收集&差异归类

--竞品价格分析:什么价格带用户比较能接受,做价格优势的竞品表现如何

--评论分析

--差评分析:有没有我们可以视觉化改进的,有没有我们也需要考虑和避免的

--销量分析(特别是新品销量):这个有利于我们安排后续的备货

--引流成本:主要关键词是什么,竞价多少

--站外素材收集(小红书/淘宝/PDD/ins):小红书、ins、pin主要看有没有用户的创意解决方案,为产品后续延展打好地基。淘宝看这个产品需求下可批量化实现的最优解,PDD一定程度看竞品底价。

--头部品牌如何实现这个需求,有什么我可以借鉴的部分。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开始对产品进行定位,由于篇幅问题,下一篇我会继续分析后续几步的思考。

附加:我也思考过行业调研与竞品调研的关系

1、行业调研了解行业准入标准和难易程度(通过数据透视);了解行业特点,核心卖点,主要差异化方向(通过分类的评论分析)

2、竞品调研了解同一需求下产品的核心卖点、满足情况、差异化方向的验证情况

以终为始往回看,竞品调研明确运营切入点,行业调研为产品提供多维度的产品
定位方向(比如行业里什么花色/材质的布料,什么新品操作被验证OK等)保证产品满足行业趋势;

以上,是我的选品方法,当然我是一个精铺偏精品的卖家,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补充,期待大家一起交流,祝各位大卖。



Hi,各位伙伴,书接上回

继续跟大家探讨我的选品方法,希望跟大家一起讨论。

上周有说到,我在做产品开发的时候,整体逻辑为以下步骤 图片
上次文章中,有伙伴提出了关于专利、认证等基础项,这部分是我忘记提到的重要事项,在行业调研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事项需要确认

1、认证:这个需求下的产品是否有认证的要求。比如美国站点中的母婴产品,需要CPC认证,入口产品需要FDA认证等

2、资金核算:需要对该需求的投入进行初步确认,看单品的投入是否符合自己最初对于这门生意的预设,比如我就想用10w撬动这门生意,那么动辄200+成本的产品,就不在考虑范围

3、专利:在行业调研阶段,这个需要初步了解,特别是对于需求下对标品的专利了解,大家可以在美国专利网粗略查找对应品牌的专利,后续在竞品调研中,可以仔细核对。

PS:这里留出第一个思考题,大家是如何做专利调研的,都是自己做么?还是找机构?

完成了行业调研与竞品调研之后,我们需要进行产品的初步构想,让这个需求下的产品具像化,重要PS:调研阶段的产品不一定成立,一定带着【用户视角】思考这个需求,和这个【具像化产品】的满足度,如果不达标,这个产品可以被放弃,不用纠结。

有了之前行业调研&竞品调研的数据,我们开始做产品定位,也是产品的绝对优势确认点,是产品的长板确认:

图片

价格定位

这是最重要的定位。根据之前透出的均值,新品的价格不要超过均值的20%,同一个需求下,可满足的产品非常多,哪怕再有差异,再特别,超出均值过多,比如竞品多数价格再30美金,你说你要做个50美金的,除非你是大麦,想要测试市场,否则对于单干卖家而言,这就是一场豪赌,它影响你的成本预设,卖得出来是好事,卖不出去,最后降价清库存,苦了咱们自己。

PS:这里留出第二个思考题,大家是如何做价格定位的

-功能定位:最主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它影响用户的对标和对产品的预期。比如超高像素的手机本质上是手机,最基础的功能是通信,如果基础功能不能满足,信号不好,后续其他拍摄功能再好,用户也会退货。

-外观定位:需要肉眼可视的差异化,如果差异化功能不可视,甚至无法用图片语言表达,那么在电商环境中,除非你能有资源撬动红人带货,用视频讲述卖点(前提用户愿意听),那么用户也不会为溢价买单。

-材质定位:用户最需要的材质什么,材质定位也是围绕用户为核心,解决用户细分的需求,同时也要平衡成本与效果之间的天平。最好的方法是用创意解决需求,如果都要用钱解决,那么单干卖家永无出头之日。

完成产品定位,接下去细化产品的差异化呈现,重新思考用户-场景-需求。目的是找到【未被满足】的【细分需求】结合奔驰法,对产品进行创新思考。我这里有一个小TIP,不要贪多,一次差异化一个,改变太多,用户反而不清楚要改的是什么,找到一个细分需求,极致满足。

完成以上步骤,基本上就有相对具像化的产品,这里要说一下关于【供应链】的事,这个阶段的供应链调研是可以并行的,但在过往的经验里,供应链厂商都需要比较具像的产品,可以带着概念产品与厂商沟通成本,确认成本在一定阈值内。

有了具像化产品,并非万事大吉,我们需要对产品进行复盘打分与资金核算,让它在竞争环境下对比出圈,做到一定要有绝对优势。

-比什么?对于同需求产品,比如搜索关键词下前10位产品,进行多维度的打分(产品、运营、供应链等),这个维度来自于当初对产品进行细分是的那些选项(详情可以复习行业调研)

-绝对优势的明确:-why点明确,用户为什么能够自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选择你

-运营关键点梳理:从曝光/点击/转化多维度思考,思考站在用户的角度,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怎么从图片一眼get到自己的需求。

-运营节奏确认:这个基本是立项时就要跟运营伙伴去明确的(要不要做视频,要不要找红人,什么阶段找,是测试仪还是放大器)。

-最后尽心资金核算,ROI测算

以上基本上能出来一个比较具像,且有竞争力的产品。

最后,我想补充一个思考,一个有新创新点的产品需要一定测试周期,如果行业没有竞品,那怎么进行调研和测试?这里提出思考题

3:大家会用什么运营手段测试一个新的细分需求

以上就是我关于选品调研的全部思路,欢迎大家对那三个思考题一起讨论。祝大家会员日大麦!

PS:如果大家有任何选品的需求,可以一起沟通合作。



「 精彩回帖 」


匿名用户

一、专利调研
实操下来最方便的是用某芽的图搜专利,但价格过于昂贵,退而求其次可以去对应地区的专利局网站上以关键词检索来比对图片。一般认为肉眼看上去有八成像的品我们就不建议做了,侵权风险相对较大。

二、价格定位
新品我反而建议低于同类产品均价的10-20%,这也是我们之前选品的硬性要求,在这个前提下再去反推产品设计和供应链成本把控以确保有利润。
个人见解,抛砖引玉。

暗黑森林  • 深圳

某芽的图搜专利需要付费吧 害,有没有以图搜图查外观专利的免费的工具 跪求



荟千物流Starry

赞同来自: VictoryXue 、 Alice666666

我认为选品要看的因素还蛮多的,就我了解到的,我的许多客户,有单量多单量少的,也有一周就发一单的,而做起来的那些商家,他们选品不单一而且有多个产品跟卖,大卖的商家会根据当地的民俗习惯、兴起的文化、节日、流行元素、季节更替、统计人群需求(即了解美国当地的政策)等等,都会造成一件物品是否大卖,而且热卖产品还要防着别人跟卖



空空531

赞同来自: VictoryXue 、 Alice666666

一个初级运营角度谨慎分析一下
一个新细分需求首先肯定是有出现的锚点的,比如搜索量突然攀升,出现在新品榜,社媒热度暴涨,或者单纯就一个类目深入能明确解决一个痛点的新产品

卖货卖给人,全球市场都没有先例那就按正常测品的节奏测市场,并且一定要找已知有效的站外做基本的推广看效果



无言的拉扯Silence

赞同来自: VictoryXue 、 knightzzx 、 亚马逊打工人 、 Alice666666 、 yang2018

我觉得选品需要聚焦真切且具体的人, 充分理解人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模式, 先找到目标用户,再做目标产品。


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别人创造了产品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需求。



图片


商务合作邮箱:i@tangw.com

关注公众号并后台回复“加群”加入卖家交流学习群


图片
图片
图片

往期文章

▼ 上下滑动查看往期内容


注意:公众号发布内容均来自知无不言社区(www.wearesellers.com) 卖家朋友,无法确保经验方法的有效性、最新性、正确性、完整性,仅供卖家朋友们互动交流讨论学习,请大家自行甄别。


所有来源于「知无不言」的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知无不言」社区”。所有发布的内容均以用于交流学习为目的,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处理。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Prime Day客流被截胡,前四小时销售额下降14%

上一篇:实战中的逻辑思考-中小卖纯白帽运营从入坑到入土的推新之路(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官方公众号,致力于为中国跨境卖家提供最新,最全亚马逊全球开店资讯,运营干货分享及开店技巧。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