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新政两连发!事关新品推广、买家差评…

这是侃侃跨境的第1286篇原创文章
亚马逊近日接连发布两项政策调整通知,在跨境卖家圈中掀起波澜。
平台宣布将于2025年9月30日正式停用后台“买家评论”功能,紧接着又针对Vine计划发布了一则耐人寻味的公告:允许卖家在产品正式发布前获取真实用户评价。这两项政策调整,一收一放,一紧一松,契合了亚马逊平台一如既往的作风。
“买家评论”功能被砍!
挽救“差评”的路没了?
过去,“买家评论”是卖家与买家的核心沟通桥梁。卖家可以通过这个功能查看买家对产品的精准反馈,以便应对退货及差评问题,同时为产品的优化提供方向和依据。
更关键的是,买家差评发布后90天内,卖家可通过“联系买家”功能,选择退款或者与买家私信沟通,无数卖家借此挽救过因误会或小问题导致的差评。

亚马逊网站截图
而如今卖家要持续监控买家评论,需转向使用“买家之声”。替代的“买家之声”位于绩效模块,仅将商品满意度划分为“极好、良好、一般、不合格、极差”五个等级,提供CX(客户体验)、NCX(负面客户体验)等聚合数据。
但卖家最关心的核心能力被砍:不能针对性看到差评买家具体原因,更不支持卖家主动联系买家。
已经有卖家对此表示不满,认为亚马逊此举阻隔了买家与卖家之间的交流,无形中增加了非常多的退货成本和差评,“亚马逊似乎很喜欢在买家和卖家之间添堵,可能它的15%佣金就是自己添堵的辛苦费吧”有卖家忍不住在知无不言论坛上吐槽道。
不过,有网友表示,在“买家之声”中点击详情查看产品,里面会有评论,但是只显示最近的,也看不到订单号。
如果后续亚马逊不升级“买家之声”页面,对卖家无疑是不利的。卖家失去主动联系差评买家的官方通道,无法协商改评,只能申诉删除(成功率低)或被动接受,链接评分、流量、销量极可能下滑,退货率随之攀升。
并且卖家再想获取评论细节,只得依赖第三方工具,运营成本将增加,中小卖家也将面临更大转型压力。
亚马逊这一举措引起卖家担忧,大家希望亚马逊只是把该功能进行迁移,并保留这个联系差评人的功能。但后续亚马逊会不会改版升级“买家之声”,谁也说不准。
眼下距离规则更新还有段时间,与其焦虑,不如把精力投向产品和服务的提升。亚马逊这波调整,看着是断了一条路,其实是逼着卖家换个活法,今后认真做产品、做服务的卖家,方能杀出重围。

重大利好!
新品转化率稳了
前面刚给完一“耳光”,亚马逊紧接着又给了卖家“一颗糖”。
近日,亚马逊宣布对Vine计划的新升级,让卖家们喜出望外。
根据最新政策,卖家可以在产品正式发布前将 FBA库存注册到Vine计划,Vine Voices真实买家会提前试用并撰写评测,产品上线首日即可展示最多30条真实评论。这意味着新品冷启动期被大大缩短,卖家甚至能在正式销售前根据评论优化产品。

亚马逊网站截图
此前,卖家必须等FBA库存送达亚马逊运营中心并上架后才能注册Vine计划,从创建 Listing到评论生成往往需要数周,导致新品上线后陷入“零评论期”,转化率与广告投放效果大打折扣。
如今只要完成 FBA Listing创建,即便产品尚未入仓,也可立即注册Vine计划。这意味着,新品上架首日,就已经有最多30条真实买家的评论了。这显著缩短了新品推广时间,快速获得消费者信任,从而提高转化率。
卖家只需完成以下四步操作便可实现:
1. 首先要创建一条完整的FBA Listing,需包含标题、图片、五点描述、价格等基础信息;
2. 在后台找到Vine计划版块,选择合适的档位(免费/75美元/200美元)立即注册Vine;
3. 发货FBA,等待评论者收货上评论;
4. 产品上架可售,Vine评论在商品页面显示。
亚马逊近期频繁的政策调整,给卖家带来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快速适应规则变化、在约束中寻找机会,才是中小卖家的生存之道。
☆ 课程推荐 ☆

EDITOR/编辑
转载/爆料投稿
社群/干货资料
商务/渠道合作
六六
kankan20190905
kjwewe
kk18818577872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WEEE注册≠真合规?卖家容易踩的德国回收机制大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