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刀创客专栏Day74丨万万没想到,经验成了我的绊脚石
千刀创客专栏Day74丨万万没想到,经验成了我的绊脚石
大家好,我是一名来自杭州创客,名叫陈云晓,之前运营过Wish、Cdiscount、Lazada等多个平台。虽然现在有一支成熟的业务团队,但是我很清楚,Amazon是跨境电商领域的巨无霸,这里才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一次来深圳参加大会的机缘下,了解到了“CSS千刀创客计划”,我认为这是一个能帮助我们进军Amazon的很好的平台,于是果断带着两个团队成员来到轩飞扬公司,成了一名创客。
入驻创客工作室后,我们的发展并不太顺利。之前其他平台的运营经验,不仅没有帮助我们成长的更快,反而因为先入为主的运营思维,打乱了我们整体的计划和步骤。之前的平台运营走的是泛SKU的路线,并不针对某款产品进行打造。后来了解到Amazon的运营逻辑是相反的,是需要精品深耕的,需要我们抱着要深耕产品、专注于精品的心态。
问题就在于虽然Amazon鼓励的是小而美,但是当从零做起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由繁入简的过程,通过一定数量的基础性操作,对Listing进行强化训练,打根基。我们由于主观判断,恰恰跳过了这个最重要的累积的过程,导致前期产品流量少,转化率低。
前期我们认为,做精品就是店铺内只需要上几款产品,重点打造,就能成为精品。教官和创客意识到了我们的思维误区,经过几次沟通交流,我们才慢慢的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思路。也许是因为其它平台的一些经验,使得我们的思维定式,需要教练和助教不断帮助我们扭转思维,其实前期铺货与做精品并不相悖,因为不是所有产品都能成为爆款,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认为有市场的产品放到平台上,让市场来检验我们的思路是否是正确的。后期再把一些不出单,甚至没有流量的listing删除,逐步精简店铺的listing。
现在才真切意识到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规则,我们只有及时变化自己的思路去适应平台规则才能有好的成绩。如果是跨平台的团队,一定要抛开之前所有的运营逻辑,从头系统化的接受新平台的规则和运营思路。如果是一个Leader,在选择团队成员的时候,不要直接Pass小白,小白的可塑性很强,很可能比跨平台运营的人成长更快。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