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过了一个“假”旺季?!卖家吐槽还没“高潮”就蔫了

雨果网 2017-11-09 1

仿佛过了一个“假”旺季?!卖家吐槽还没“高潮”就蔫了

2017-11-09 雨果网 跨境电商雨果网 跨境电商雨果网

昨日一个微博话题笑死雨果菌了#慕容云海你以后别再骗人了#

图片来源微博全都是搞笑

以前看剧的时候怎么没发现慕容云海是假土豪啊!!

不过最近的年终旺季仿佛也是假旺季啊!

年终购物季,本是爆单的时刻,最近却听到许多卖家发出“旺季不旺”的感慨。

不少卖家吐槽称:“旺季平静的就像张白纸,又何来的高潮?”,甚至还有些卖家说单量不增反减,有的连账号都没了。  

这难道是过了一个“假”旺季的节奏吗?为了了解具体情况,雨果网通过微信公众号(cifnews-TOP)做了调查。据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仅有15%的卖家表示单量比平常好些,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今年旺季滑铁卢呢? 

今年旺季真的不旺?

以下调查结果,是雨果网通过微信公众号(cifnews-TOP)在2017年10月24日10:00-10月26日12:00做的一次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

43%的卖家表示旺季单量不如平常,仅有15%的卖家单量较平常有好转,4%的卖家单量大幅提升。

调查也针对单量见涨及单量大不如前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中薄利多销及选品好成为卖家销量见涨的很大原因,分别占据23%及20%的比重。值得一提的是,绝大部分卖家们将单量少问题的根源指向了“平台流量倾斜给大卖”这个选项,选品位居其后。

针对旺季卖家订单的情况,雨果网也相应采访了多位卖家。

一位从事服装行业的大卖表示,尽管感觉到旺季期的到来,但与去年10月份的单量以及流量情况相比较,确实未达到同期水平,而且万圣节当天的销量也不怎么乐观。“可能是因为大部分的买家都过节去了,买东西的人减少。”


扎根于亚马逊运营多年的Herry也向雨果网证实了这一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今年的旺季可能有所延迟,因此单量和流量增长尚且不太明显。”但据往年经验,11月较之于10月会有明显的涨幅,12月基本上才会增长的较为迅猛。


旺季不旺背后暗藏“玄机”,中小卖家的劣势原归何处?

根据调查,大多卖家单量下滑确有其事,不过关于单量下滑的原因,还尚待分析。

有业内人士指出,旺季不旺的根源不能仅仅只从平台将流量倾斜大卖方面一概而论,除此之外,还与当前竞争日益白热化,市场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

例如,先是前一阵子人尽皆知的英国税务局加大对VAT的打击力度,再到指尖猴子带给跨境卖家的双重暴击,就连最近因为刷直评账号被直接挂掉的噩耗,也让这些中小卖家渐渐开始失去了对奋战旺季的信念与决心。

针对这个现象,价之链操盘手Ken认为,主要还是针对前期的选品以及Listing的表现不够,一旦前期备战旺季工作足够充分,那么后期自然也会有相应爆发式的增长。

与此同时,雨果网还采访了多位业内相关人士,他们分析认为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广告力度不够。

这就好比像国内的京东、淘宝一样,现阶段已经趁热打铁的在为双十一做大量的广告促销,不论是公交站、地铁、腾讯新闻还是电视机前,广告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消费者想不产生购买的动机都难,而中小卖家在广告宣传力度上尚且马力还不足,难以吸引消费者目光最终购买人群日渐稀少。

第二、缺乏快准狠的购买服务体验。

现如今,跨境电商卖家之间的竞争或许早已不单单只局限在产品质量以及价格优势上,千人千面的信息高速化发展时代,买家越发不断追求新颖、快速、便捷的购物体验,为此,如何以“新”制胜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也是中小卖家值得深思的一点。

第三、效率低,日常运营限制了自身发展。

通常情况而言,大多数中小卖家会因为繁琐的日常运营工作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缺乏高效智能的运营管理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思维模式,而这恰恰正是大卖所注重的地方,久而久之,与中小卖家之间的差距也就拉开了。

文/雨果网 陈林

转载请注明来源雨果网

往期雨果调查

据说跨境电商圈加班的都是CEO?


 雨果菌爱学习分割线 


直播啦


“阅读原文”预约直播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进口丨海淘日货vs赴日采购,是博弈还是互补?

上一篇:从5W入手,解码2017节日季移动营销全攻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雨果网

雨果网(跨境电商新媒体)公众号,解读跨境电商热点,挖掘跨境电商商机,分析跨境电商企业模式,分享跨境电商运营经验、技巧、案例及跨境电商创业故事。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