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在互联网浪潮下究竟长什么样子?
伊朗,在互联网浪潮下究竟长什么样子?
伊朗,一个外界看起来充满神秘的国度。当踏入这里一周后,我发现在互联网大潮的影响下,伊朗人的“互联网”生活虽然与今天日新月异的世界相比略显滞后,但是越来越多的伊朗年轻人,正渴望用互联网与世界交流,发现一个更开放的生活。
来过伊朗的人,在一个观点上是几乎保持完全一致的,那就是——“伊朗人太热情了!”
的确,刚踏上这个国度,会对伊朗人的热情有些无所适从。走在路上,几乎所有伊朗人都会向我们这副亚洲面孔抛来眼神。而特别多的伊朗年轻人,会主动问你“Where are you from?”或者“Chin?”(中国人?),并且特别喜欢拍照、搭讪、帮忙、送吃的、带路。在中国习惯了“防人之心不可无”,一开始总会提防这种热情。但一路下来,就会渐渐适应这种节奏,将行程交给路上遇到的伊朗人,发现越来越多的惊喜。
给我们送饼吃的小姑娘
卡尚街头的小姑娘,害羞地躲在远处看我们,最后在爷爷的鼓励下给我们送了自家做的杂粮饼。
给我们送盒饭的礼拜堂大叔
伊斯法罕,正好赶上阿舒拉节大多数饭店关门,清真寺的礼拜堂给我们了一种豆子盖饭的食物。
邀请我们去他家的小帅哥Ali
设拉子,邀请我们去他家的Ali。街头偶遇,热情邀请我们去他家玩儿实况,第二天还一起陪我们去波斯波利斯逛了一整天。
Lonely Planet上描写伊朗的一句话:如果路上的惊喜是你旅行最大的意义,那伊朗也是这个世界上你最应造访的国度。几天行程下来,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我接触到的大多数跟我同龄的年轻人,只要英语稍好一些,都会努力找我聊天。给我的感受是,伊朗的很多年轻人特别渴望了解外届,很多人希望走出目前相对封闭、传统、被宗教禁锢的国家。
很多年轻人表达了强烈的出国欲望。但是,由于伊朗这个国家的特殊性,出国对于普通的伊朗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了解到,伊朗人必须要当兵服役才能拿到护照,而读大学的学生,只能取得临时护照可以去国外短期学习,回国后就要将护照归还。而即使有护照,伊朗这个“敏感国家”的护照也很难拿到签证。
特别多的伊朗人聊完后,都会问我加Whatsapp或Telegram。这是伊朗人最常用的IM即时通讯软件。虽然伊朗人出国难度大,但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打开了伊朗人了解世界的窗户。
下面就来说说重点吧!移动互联网浪潮下,伊朗人的数字生活是什么样呢?
伊朗拥有中东地区最大的手机用户市场,共 8000 万人口,大部分人年龄在 30 岁以下,全民识字率高达 98%。伊朗的家庭宽带入户率近 65%,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 136%,据估计有 8320 万手机用户。
就我的感受看,在我经过的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等大城市里,智能手机的渗透率相当高!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伊朗交易和制裁条例”的数据,伊朗有大约8200万人口,其中4000万人使用智能手机。但在大城市,除了少数仍然使用诺基亚功能机的中老年人,智能机基本上人手一台。而且,伊朗人超级喜欢自拍,像我们这样充满“异域风情”的面孔,走在路上经常会被热情洋溢的伊朗人要求自拍。
伊朗人使用什么智能手机?
安卓手机占绝对多数!但是,仍然见到过iPhone。品牌上自己的感受三星非常多,中国品牌华为也能经常见到。
伊朗大街小巷有特别多的手机零售店,感觉主要的销量仍然在线下。但线上的数据仍然可以参考:
我搜了一下伊朗最著名的电商网站Digikala里手机的“按畅销排序”。Top 5 分别是三星Galaxy J1(三星的低端入门机)、华硕Zenfone、华为P10、华为Y5和iPhone7。
伊朗人喜欢用什么App?
这是个大话题!
之前提到过,就像咱们中国人四处加微信一样,伊朗人非常喜欢加WhatsApp和Telegram,这是伊朗人最流行的两款IM应用。在GooglePlay伊朗的热门榜上,这俩App长期占据首位。
跟微信一样,WhatsApp和Telegram也成为占据伊朗人时间最长的移动App。伊朗人也普遍认为,Telegram是比WhatsApp更安全的App。熟悉这两个app的人应该知道,Telegram这款独立IM App正是在WhatsApp被Facebook收购,大家担忧隐私问题的时候,在国外大火起来的。所以,当谈论一些“敏感”话题的时候,WhatsApp里的伊朗好友会让我切到Telegram用隐私模式聊天。
从App Annie的排行榜看,美国的视频聊天应用imo也是伊朗人常用的社交App。而有全球10亿用户的中国“最强出海应用”——茄子快传排名第五。这点我是深信不疑的。好几次跟路人自拍以后,路人都要求用SHAREit把照片传给他。
另外一个值得跟大家分享的是——伊朗人也爱玩儿直播!在设拉子的卡里姆汗城堡旁边,一个伊朗的小哥直接冲过来跟我们聊天,于是我也进入了OG Insta(Instagram的直播产品)的Live画面!!!看底下刷新评论的速度,这个小哥的粉丝还不少呢,也算是网红级别了!
除了这些国外软件以外,伊朗也兴起了一系列本土化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比如我之前提到的伊朗的“京东”——Digikala。这是伊朗最大的B2C电商网站,早在2006年由穆罕默迪兄弟创立,这个名字在波斯语中意为“数码产品”,最初只专注于电子产品,随后扩大到日常用品,比如家用电器、图书、媒体、个人护理用品、玩具、小玩意、香水、工具,产品种类特别多样,提供伊朗大部分城市次日达服务。根据Wikipedia的信息,Digikala是伊朗访问量第三的网站,产生了伊朗85%的电商交易,2015年估值5亿美元。
还有很多伊朗人常用的本地移动App,比如伊朗版的“58同城”+二手车——Divar、视频网站Telewebion、伊朗本土的团购网站Takhfifan等等。
总之,伊朗并不是个别西方媒体报道下,那个闭塞、传统,带有部分仇恨色彩的国家,这里普通人的生活,和我们没什么两样。尤其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里,伊朗人也一样爱聊天、爱晒图,闲暇时间购购物、玩玩直播。
伊朗也有共享经济的新事物?
在美国和国内创业圈里,共享经济是从前两年一直火到现在的事物。有趣的是,伊朗同样也有“共享经济”的新事物!
其中最值得分享的是当属伊朗版的Uber或滴滴——Snapp。去年10月,伊朗打车软件 Snapp 完成 2000 万欧元(约 2240万美元) A 轮融资,由南非手机企业 MTN 独家领投。
然而对于向我这样外国游客,想用Snapp打车,有一个“小问题”:这个APP目前只有波斯语……但是,当我在设拉子去Ali家玩儿完实况以后,在街头等了一会儿没打到出租车的时候,Ali熟练地拿出了手机,用Snapp帮我叫了一辆私家车。
跟uber和滴滴不同的是,由于伊朗目前还没有实现社会化的移动支付,因此司机只接收现金。但是,远远低于出租车的价格,仍然觉得相当实惠方便!
再聊聊其他关于共享经济的趣事儿!
设拉子机场的共享按摩椅。可以看出伊朗人还是很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啊!价格100,000 Rials(约人民币20元)10分钟。
伊斯法罕街头的“共享单车”,虽然大家从图里就能看出来,这只是需要人看护的自行车租赁,甚至连“有桩公共自行车”都算不上。伊朗还没有社会化的移动支付系统,甚至连信用卡都因制裁而无法使用。所以像无桩共享单车这类事物,可能更难出现了。
以上零零星星地聊了一些伊朗移动互联网的“新鲜事儿”。虽然在中国人眼中,这些大多数并不新鲜,但是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伊朗人,尤其是伊朗年轻人拥抱互联网、创新和新事物的努力!
伊朗的创业环境由于受到政府的阻力,宗教的禁锢,国际社会的制裁,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在伊朗开发出本地的应用,让8000多万伊朗人享受更便捷的生活!
在美国和欧洲,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家、创新者和高层是伊朗裔。他们继承了波斯祖先的聪明头脑和商业敏感度,在美国树立了不容小觑的创业群像。比如今年9月刚刚上任的Uber现任CEODara Khosrowshahi,今年年初被今日头条收购的美国短视频应用Flipagram的创始人和CEO Farhad Mohit,以及走出Paypal、谷歌等科技巨头的硅谷孵化器Plug&Play的创始人 Saeed Amidi。
而伊朗本土的初创企业在缺乏海外市场、海外投资,以及国际制裁造成的糟糕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艰难地独自生长。国际制裁对伊朗最大的掣肘就是缺少流动资金。连接全球9700多家银行的SWIFT系统在伊朗没有业务,国际线上支付平台贝宝(PayPal)和西方世界主要银行的信用卡在伊朗也用不了。
在这样孤立的艰难环境下,伊朗的初创企业还是在短期内取得了一些成功。和中国类似,率先在伊朗国内获得成功的初创公司,基本是在模仿和复制西方成功的行业模式,比如Groupon、亚马逊、Zappos。伊朗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的状态,使这些国际巨头无法进入该国市场。然而,民众仍会有相应的需求,这就催生了“伊朗的亚马逊”Digikala和“伊朗的Uber”Snapp等互联网创业企业。但这些公司共同的问题是除了伊朗就没人知道,也没有国际竞争力。
在去伊朗之前,我也在网上搜索了伊朗的一些创业投资机构。截止到目前为止,伊朗有两个成熟的创业加速器项目:伊朗最早的创业加速器Avatech和之前提到的Plug&Play在伊朗建立的创业加速器DMOND。
我也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到了DMOND的一位Mentor,同时也是Plug&Play在国内的合伙人,并尝试约Dmond的Co-Founder Ahmadreza Masrour见面。非常遗憾的是,由于我在德黑兰停留的时间太短,而且正赶上伊朗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阿舒拉节”假期,我们没能约上时间见面。
在德黑兰大学的一栋楼内,这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们正在为自己的创业梦想努力着。
也许有一天,当伊朗和西方世界的关系正常化、解除制裁以后,那些在海外贡献智慧的伊朗人,将成为向德黑兰输送人才和资金的最佳渠道。而这里的创业者们,将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的伊朗之行,是一次开始觉得充满“挑战”的自由行,但也确实让我改变了对一个国家的看法。
我希望能够通过我在伊朗的见闻,特别是互联网浪潮下伊朗人民的生活状态,让更多身边的朋友了解这个国家更为真实的模样。
(本文作者:陈希 昆仲资本分析师)
中东电商仓储物流服务商
中东TOP电商平台入驻服务商
www.imile.me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