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罗大战某贝,看亚马逊卖家如何避免差评

雅玛森跨境 2025-09-13 370

前言

近日老罗与某贝之间关于预制菜的口水大战,你站哪边?我猜测大部分读者站的是老罗对不对,如果站的是某贝,大概率是因为老罗那边人站满了,被挤到西贝那边。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们的身份是消费者,而老罗是为消费者发声。但是如果仅仅把这当成一个八卦来看,那就错失了一次洞察反思的机会。抛开谁对谁错的争论,这场风波就像一面高清放大镜,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最脆弱、最核心的信任关系,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某贝应对老罗预制菜反馈,做错了哪些?对亚马逊运营有哪些启示呢?


第一,核心痛点查找错误

看下老罗的原文:

好久没吃某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某贝应对老罗的质疑,跳出来硬刚说我们没有预制菜,还放话要起诉罗永浩。你不觉得某贝对客户客户需求都找错了吗?客户真正关心的是预制菜吗?难道我们不知道大部分的饭店很多菜都是预制吗?肘子半小时上餐,你说现场制作谁信呢?所以一开始就不是预制菜的问题。其实消费者关心的本质是我花这钱吃这饭值不值?客户的诉求是情绪,某贝却搬出了国家标准,明显是核心需求查找错误。


某贝更恰当的做法可以是:安抚情绪。我们看到了大家的质疑,我们愿意正视问题,逐一核查给出结论,给大家一个满意的回复。而具体的回复应该是针对难吃,贵这两大维度去解释。多少人觉得难吃,难吃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是食材,是做法?菜品贵的原因是什么?是原材料贵啊?人工贵啊?厨艺贵啊?还是品牌溢价问题?


在亚马逊选品运营中,也会有很多客户留差评,我们也一定不要急于证明对错,而是进行拆解。

买家说雨伞撑起来有点小,两个人挤不下。核心可能不是伞小,而是场景需求未满足比如情侣/亲子共用。这个场景下的产品需求有多大,是否值得深挖。

买家说产品说明书太复杂,看不懂。核心不是说明书难懂,而是产品不够直观易用,即学习成本高/上手难。仅仅改进说明书很难解决这个痛点。


第二,换个方式表达缺点

当代消费者的最大痛点:我不是不能接受产品的特性,但绝不能容忍你利用信息差把我当傻子。

但是把消费者当傻子的事情每天都在亚马逊上演。材质并非100%纯天然,为了转化一定要写100%。明明夜光效果需要在强光刺激后吸收光源才能实现,文案描述只字不提,只写夜光效果好,晚上清晰可见。其实运营策略中是可以将缺点换个方式表达,不仅会去除负面影响,反而可能转化成专业的正面形象。


某产品并非100%天然橡胶,可以在文案中这样描述:创新复合材料揭秘:70%天然橡胶提供坚实抓地力,30%环保PU层加速汗水挥发,让您在湿滑环境下也能稳如磐石。这样的表述比欺骗性描述100%天然橡胶要差吗?我不这样认为!


第三,期望错配是差评的根本原因

消费者对某贝的高价预制菜感到愤怒,根本原因在于贵。它的品牌形象和定价,在消费者心中设定了一个精品、健康的期望。当实际体验与这个期望产生巨大鸿沟时,愤怒便不可避免。


这里要解释一个概念叫价值锚点。价值锚点是指看到你的产品,在脑海里形成一个这东西大概值多少钱的参照点。也就是说价值锚点等于用户预期的价值,而产品销售结果等于用户预期的价值和 实际体验之间的差距。亚马逊上90%的差评,都源自期望错配。整个链接优化细节构建了客户心中的价值锚点。这个锚点一旦设定,就成了一个无形的承诺。


如果你的定价高于竞品,必须用200%的篇幅去证明其合理性。我也经常提到一句话:如果差异化无法体现在视频图片中,整个差异化就是自我感动。因为靠冰冷的文字很难让客户抓取产品真正的价值锚点。

反之也是如此,产品质量差但是不影响其满足核心需求,那只要价格足够便宜依然会有客户买单并表示满意。


总结

回去看看你当前的产品页面吧!它是否在无意中设立了一个过高却无法兑现的价值锚点?它是否在掩盖缺点,而不是用专业解释转化为优势?它是否真正回应了客户的核心需求?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插头类型介绍

上一篇:10款亚马逊爆款外观专利TRO维权!卖家谨防站内侵权投诉,宠物用/美妆工具/家居厨具等多品类链接高危!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雅玛森跨境

雅玛森成立于2016年,速卖通、乐天官方spn服务商,专注于为跨境电商卖家提供VAT注册,VAT申报以及税务代理;各国的商标注册以及代理公司注册,年审,审计等跨境电商周边服务,致力于为跨境卖家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的平台。助你跨境无忧!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