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腰斩、广告缩水!Temu全托管还需要重启吗?


关税政策与流量算法的双重绞杀下,中国跨境卖家正站在美国市场的十字路口。
月活暴跌51%——这是Temu美国市场交出的最新成绩单。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5年3月至6月间,Temu美国月活跃用户从5800万断崖式下滑至4020万。用户活跃度更是跌至冰点,仅18%的美国消费者在过去三个月打开过Temu应用,购买意愿预期低至-25%。

与此同时,平台广告引擎几近熄火。4月中旬,Temu在Google Shopping的广告展示份额从19%暴跌至0%,Meta平台活跃广告仅剩4条,社交广告支出削减超80%。
这场流量塌方背后,是5月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引发的连锁地震。
关税政策成为击穿Temu低价护城河的致命利刃。5月2日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豁免” 政策,跨境直邮小包成本飙升。
全托管模式被迫暂停,平台紧急转向半托管模式,卖家需自行承担关税成本,终端售价平均上浮30%-40%。

消费者迅速用脚投票:
-
用户活跃度降至历史最低点,仅18%美国用户近期使用过Temu
-
应用下载量同比下滑85%,流量和访问量分别下降81%和78%
广告引擎同步熄火。Temu在美数字广告排名从第10位跌出前60,过去三月广告预算削减87%。这种收缩直接导致平台获客能力瘫痪,陷入“涨价-流失-停投-再流失”的恶性循环。
7月底全托管业务全面恢复——Temu在6月12日的官宣犹如一针强心剂。
重启的核心驱动力是关税政策的边际改善:
- 小额包裹从价关税税率从90%下调至30%
- 原定6月1日上调至200美元的固定关税计划暂停
注:特朗普宣布的中美新贸易协议具体条款尚未公开(仅确认稀土与芯片出口解禁)
平台已秘密完成供应链重构。早在去年11月,Temu已启动美国前置仓备货计划,通过海运将爆款商品运抵洛杉矶、芝加哥仓库,备货量足以支撑3个月销售。
广告火力同步重启。在特朗普宣布中美新贸易协议后,Temu在Meta平台的活跃广告从4条激增至610条,Google广告从6条增至300条。这标志着其北美用户争夺战重新打响。
Temu正在构建更抗风险的运营矩阵:
-
全托管模式:7月底全面恢复,平台承担运营、物流及售后,卖家专注供货
-
半托管模式:卖家自备货至平台指定仓,保留定价等运营权,已在德国、波兰跑通
-
本本业务(本地仓直发):Temu自营仓库+本地配送,实现“24小时达”,规避跨境关税
为吸引卖家使用其仓库体系,Temu推出面单补贴(0.3-0.5美金/单)和尾程物流补贴(1-2美金/单),不过4月起补贴力度已缩减40%。

*扫码回复temu,进temu交流群
面对政策与流量的双重波动,卖家需重构生存逻辑:
-
成本穿透式核算:全链路监控23项成本(含关税浮动),采用动态定价模型。当竞品最低价$10时,自身定价需≤$12,否则触发限流
-
类目错位竞争:抛弃服饰、3C等红海类目,转向厨房多功能工具、家居收纳系统等“功能型赛道”,规避算法比价
-
欧洲市场卡位:同步布局法、德、西等增长市场(用户同比增64%-76%),但需提前取得CE、RoHS认证 ,并警惕欧盟计划征收2欧元/包裹关税及法国立法监管Temu/Shein等政策风险
-
多平台分散风险:通过易仓ERP等工具管理Temu+亚马逊+沃尔玛等60+平台订单,避免单点依赖
欧洲市场用户76%的增速,难掩欧盟2欧元包裹税与英国免税政策终结的阴影;美国全托管重启的光环下,是平台将更多流量导向“愿意付费的高转化商家”的残酷现实。
摩根士丹利预测,Temu美国GMV到2030年有望达390亿美元。但今天的中国卖家已无法仅靠低价和平台红利生存。供应链韧性、数据化运营、全球化布局——这些曾被忽视的能力,正成为穿越周期的唯一船票。
当流量潮水退去时,裸泳者终将消失,而那些把根系扎进全球供应链土壤的卖家,将在新一轮洗牌中破土而出。
更多跨境电商最新资讯,进卖家交流群与大卖一起交流学习,规避风险~
▼扫码添加小吒好友▼
邀您进入跨境平台卖家群

【速卖通、TikTok shop、沃尔玛、eBay、Allegro、美客多、Jumia、shopee、Lazada、ManoMano、Falabella、Coupang、wish、Daraz、wayfair、FnacDarty、OTTO、Miravia、Shein、ozon、 Temu、Fruugo】
▼跨境平台资源对接▼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侵权快讯】25-cv-7436 Keith代理全新版权画速看!印尼艺术家《冬日微风》版权正在维权中!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