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情操:跨境电商卖家品牌运营思维
甘情操:跨境电商卖家品牌运营思维
本文根据其演讲内容整理。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一个电商卖家,做了11年的电商老兵,从大学研究生没有毕业开始创业到现在,我自己11年的运营、创业的思考,有些甚至是检讨,以前做的不好的地方以后该如何做。
在深圳,我们创业做一家公司,每个老板的努力程度可能差异不是很大。每个老板都是朝九晚九,每周工作70小时,甚至更多小时。有的人可能做出来了,做到多少亿的销售额,有的人则是原地踏步。
这中间的差别会在哪里呢?可能是战略怎么定的。
所以这里放了5个字,高维的势能。即你的战略能不能给你高维的势能?我的方向,我们的定位,我们自己选择的路径能不能让我们越走越轻松?这就是为什么今天要讲到品牌运营。
我是2006年开始做电商,最开始做Ebay,后来转到亚马逊,后来转型做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最后在亚马逊平台做得相对比较好的都是做品牌的。
为什么品牌这条路会给我们更大的势能?
打个比方,今天早上我在想品牌到底是什么?很多人把品牌想得很抽象、很玄,我营销必须多牛……好像大家谈到品牌的时候,第一印象是营销要有多牛,所以很多人把专注点放到营销的术上。
我们自己也走过一些弯路,我们自己转型做品牌的时候,把很多关注的点放到怎么样去做测评,怎么做推广,放到营销的术上。但是当我们再反思的时候,做明年计划的时候,我们觉得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
依我自己的理解,品牌就像一个人一样。一个人要做品牌,跟一个公司、一个产品要做品牌一回事,一个人要做品牌就是三点。
第一, 人品要好。人品不好的人不可能做出个人的品牌出来。
第二, 做事要靠谱。
第三,有了前面两点基础,你还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推销你自己,让更多人知道你的人品好,做事靠谱。
有一些中国亚马逊卖家和我谈怎么刷单、怎么刷排名……我觉得路歪了。你弄虚作假,怎么做成品牌?产品不好,服务业没有做好,就用东西掩盖。我和国外卖家接触很多,可能平台规则给大家压力,导致大家走偏了方向。但是回到商业的本质,回到最简单的道理我认为就是这么几点。
做品牌要回答的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是,用户到底怎么想?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我们自己也运作了几个品牌,但是有几点做的不好。
1、品牌太多。品牌太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符合用户的心智的,相互之间没有协同效应。
这个产品买这个品牌,另外一个产品买另外一个品牌,这个产品做得好,用户记得,另外一个产品,用户不知道是我们做的,这点就不符合用户心智。
2、对产品用户需求的理解。可能这个产品很好,但是用户不需要。
大家知道国内很多人喜欢铝合金的移动电源,觉得很有品质感,手感很好,这是中国人的感受。前几天我和一个亚马逊移动电源的卖家聊,他说很多客户投诉,觉得这个移动电源太重。铝合金花了很高的成本,一个外壳十几块,塑料的只要几块,省好几块美金的成本,做好了,用户感受还不好。
我讲的用户心智其实就是用户对这个需求的定位。
我们有没有真正很好的定位用户的需求?
我们卖的东西是不是用户最需要的,还是堆砌功能?
可能有很多产品,用户只需要解决一个需求。我们凭空想象出来能不能给他加一个功能,再加另外一个功能,结果发现功能越多的产品差评越多,因为吐槽点越多,而导致这个产品卖不起来。
真正卖得好的东西很简单,就满足最基本、最本质的需求,而把那一点做到极致,这个产品就做好了。
价之链最近做了一个反思:
我们的很多业务人员想,我先拉这个东西去卖一卖,包装下次再改,这个产品有这个吐槽点,下次再改。
我不知道会不会卖得好,先拿500个或者2000个卖一下。
我相信很多做电商的、做亚马逊的想法都差不多。先试一下,试得好再走FBA,或者空运一批做FBA,卖得好再卖,卖不好改了再卖。
我们做电商的可以把自己比喻成渔夫。这里有一条河流,水从上往下流过去,河里面有鱼,我们拉一张网,然后捞鱼,流过去的水流和鱼的总量越多,我们有可能捞到更多的鱼。还有一点是这张网好不好,这张网是所有的鱼都能抓住还是都漏掉了?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张网比河里的水流量更重要。网不行,灌再多水都没有用。下面的大坝直接打开都不行。
我们做一个产品之前,如果没有信心说一次下一万台订单,证明这张网还没有准备好。我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分析、市场定位的工作都没有做到位,对产品的打磨、品质的要求、各种成本的管控也没有达到这点,所以导致我们不敢做这件事情。
我们到处放小漏子,不是一张完整的网,这样我们怎么做得好?我们不停地尝试,你上10个产品,3个碰运气起来了,剩下7个死掉了,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因此我觉得要回到商业的本质,就是要有好的产品服务。没有这些东西,Facebook玩得天花乱坠,扎克伯格来帮你打工都不一定能做起来。
我经常和很多做国内产品的沟通。比如智能手环,小米像一座大山横在那里;做空气净化器,小米又像一座大山横在那里……因为小米能做到真正地把产品做好。
我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如果想买一个家里用的空气净化器或者什么产品时,我非常有可能选择小米。因为这对我来讲是选择成本最低,消耗脑细胞最少的途径。
我们在国内有最好的老师——小米。如果我们跟着小米学,去国外做对应的事情,我觉得中国的电商会战无不胜。比如移动电源,现在基本上只剩下中国品牌的身影。
最本质的问题是做产品。如果产品和营销总分10分,那么产品占7分,营销只占3分。绝大多数的电商公司,包括我自己以前,可能精力的花费比例和重要性是不匹配的,大部分人70%做营销,30%做产品,甚至还不到。我觉得顺序要颠倒过来。
今天讲的东西比较简单,我觉得这些最简单的东西才是我们最本质的东西。时间关系,我今天只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END-
这些文章大家都在看:
2018年亚马逊日本站招商预约开始!eBay推出新搜索功能Grouped Listing
百佬汇跨境电商联盟 助力卖家成长
微信ID:hundred-bodies
▼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