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创业者,资深跨境电商人,《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宝典》、《增长飞轮: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精要》二书作者,外贸(跨境)行业从业17年,有着丰富的平台实操经验,熟悉各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
长期以来,老魏一直践行“行胜于言”的原则,持续精进,累计撰文2000多篇,分享跨境电商方面的运营经验,总阅读量超过1000万人次。
当前在运营亚马逊平台的同时,其主讲的《亚马逊实操全阶课程》已举办91期,为行业输送8000多名运营实操人才,为跨境电商创业者精心打造的为期90天的《精英卖家孵化营》已开展51期,深得学员的认可。
本文为第2016篇原创文章,如需转载,烦请注明来源"赢商荟-老魏",深表感谢。
简单总结就是,三款产品同时打造,用了一周的时间螺旋,实现了2款进入前3,一款进入前10。
但如此短的时间能够螺旋冲到头部,且从螺旋打造开始就有利润,其实考验的是卖家的选品能力。
我没有和阿正进一步求证,但从平时他在学员群和同学们的互动能够感知到他对上述三点的把握。
和其他的卖家不同,阿正在学员群里绝对是热心市民,遇到有同学在学员群里提问,他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直接解答,即便没人说话,他也会时不时在群里分享一些自己最近关注到的产品,他分享的产品又直接验证了我在讲选品时提到的“刚需制胜”的理念。
从阿正的分享中还能够感受到他在学习和运营探索路上的认真,他经常会引用到一些在我的《增长飞轮: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精要》以及孵化营课堂、直播、短视频中讲到的内容,有时候甚至是一字不漏的重述,以致于我都有点怀疑,他究竟是怎么记住了这些讲课中的细节的。
仅凭学习力、用功程度和对细节的把握,很多人都不具备,更遑论成绩了。
有时候看到阿正在群里的互动,我不禁在想,究竟怎样才是好的学习姿态,我得出的结论是:背书,背课文。
在课堂上,我给学员们的建议是,至少把每节课反复听3遍以上,当然,如果你够用心,可以听10遍甚至更多,直到会背诵为止,因为“记住才会用,而记住的表现就是会背诵”。但能够做到这个的实在太少太少。也正因为此,我们太多人的普通,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遇到机会,而是对自己太放松、太放纵,不愿意付出努力,所以自然也就无法取得自己幻想的成果。
我在课堂上还说过一句话,很多同学记在了笔记上,却没有记在心里。
“如果你对自己不够狠,社会对你就会足够狠;如果你对自己足够狠,世界对你就会很温柔。”
我将这句话记录于此,也希望阅读至此的读者能够成为一个对自己够狠的狠人,因为只有如此,你才有机会成为这个社会世俗眼光中的成功人士,否则,大概率的,你永远都是碌碌无为的路人甲。
很多卖家都知道“七分在选品,三分靠运营”的行业咒语,却又迷茫于不知道该如何做选品,核心出在两个方面:
对于第一点来说,很多卖家的选品要么基于个人偏好、个人经历、个人资源,要么基于身边朋友的一句所谓的善意建议,这种选品思路下看到的产品,即便能够看到有成功的案例,但成功的普适性和打造的难度都是值得慎重思考和对待的。在讲到选品时,我总是提醒,第一要务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同时要学会找标杆和榜样,这也是我为什么把Best Sellers二阶递进选品法和优秀店铺交叉复制法作为万能的选品方法的原因。至于这些方法的细节,在此不再赘述,如果没有读过,你不妨读一读《增长飞轮: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精要》这本书,书中自有黄金屋。
对于第二点则更明显,很多所谓的看了很多产品却依然选不出产品的人,其所谓的“很多”就是让人质疑的。我经常给一些这样表达的同学提醒,既然你说自己看了很多产品,那我现在给你一张白纸,你能写出来3000个具体的品名吗?不能。那只能说明你所谓的“看了很多产品”只是一个模糊粗糙的概念,你并没有真实的将其付诸于实践。没有行动,当然不会有结果。
所以,选品上,别无他法,学习了选品的思路和方法之后,付诸于大量行动。
在运营上,很多卖家不屑于打造偏冷门的产品,总觉得“一天只能出30单没意思”,说得好像自己店铺里面各个产品都是可以日出千单似的。其实对于大多数卖家来说,如果能够实现稳定的日出30单,一个月就可以出1000单左右,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果了。与之相反,如果你真的选择日出千单的产品,还不知道会被竞争对手虐到何种程度。对于这样的思考视角,稍微理性的思考都能够想到,但又总是只有很少的卖家会真正理性和深度思考。
选择偏冷门,然后,快速的冲到头部,实现销量和利润的双丰收,在我看来,这才是我们(尤其是新卖家、小卖家)应该追求的一种运营姿态。可惜的是,太多的卖家太贪婪又能力平平,不屑于偏冷门,又打造不出大爆款,最终,只能惶惶然一晃而过,还抱怨“亚马逊越来越内卷了”,真应了杨笠的那句话,“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如果选了偏冷门的产品后,怎么打造呢?文章开头阿正的案例已经给了我们解法,螺旋式低价切入,凭着低价优势带动销量和排名,真的掌握了并如此操作了你就会发现,运营原来真的不复杂。
关于螺旋式打造,我已经写过太多的文章,至于争议,随愿意争议的人去说吧,但我想引用我在孵化营课堂上讲的一句话:螺旋式打造不仅仅是亚马逊运营的一个方法,它更是基本的商业逻辑。
……………………………
特别说明:
A、文章为本人在创业、运营中的记录和感想,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B、文章为有偿阅读,单篇1元,包年200元,可日付可年付。文章底部,自愿投币。谢谢!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商标注册:乌兹别克斯坦
上一篇:外观专利侵权预警第七十四期:婴儿沐浴座椅(婴儿用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