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亚马逊运营工作,如何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当我把一个数据交给老板:老板你看,数据就是这么个情况,其他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Peikins08
我的C位
主题:将近三年的运营,发现自己对于店铺数据的运营角度还是非常的小,怎么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比方说,老板跟我说问我要一个月的数据,我会很认真的把这个表格数据做好,但是当我把一个数据的交给老板以后,老板看到的就是很赤裸裸的结果。

我的直观想法就是,老板你看,数据就是这么个情况,其他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老板就会问我,退货12个里面有多少能卖,假如说12个都不能卖,是不是就意味着全亏了?如果还有几个能卖,那么你就要把几个能卖,几个不能卖给标注出来,哪怕现在不知道,你也要自己心里预估一下大概多少的占比?
我可能就想不到这个层面。
然后老板就又问,你卖64个里面,有没有卖不同价位的时间,有没有做不同价位时期,产品权重稳定了以后的利润分析,?
我也想不到这个层面。
总的来说就是,我做运营想不到更深层的?但是平时我运营又没什么毛病,
开发新品,广告控制占比也还不错。
有时候我就想不会做数据分析的人,是不是不适合做运营?
或者大家有没有可以指点的地方,怎么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rrm0105 • 2023-05-25 11:09
数据要对比才有看头啊,库存报告里可以看退货是转为可售还是不可售。利润这个要看你公司成本透明不。成本、头程、佣金、售后都有投入的。
Sarah22 • 2023-05-26 11:58
老板看的是你这么高的退货率,那我们这个产品到底还能不能做呢?你是不是要统计出这些退货中能返回去再次售卖的有几个占比多少,这种情况下还能赚,赚的话利润多少,亏的话亏多少。然后再统计不能售卖的一件亏多少,一共亏了多少。最后再算下这些分摊到每个产品上,成本能增加多少块和多少百分比。。。这是老板要的结果哦。。还有就是同时再深挖评价或者卖点,分析退货原因,给出降低退货率的一些建议。。。这才是有用的报告。你这报告就是把数据简单归类了一下,给老板,剩下的工作让老板做吗?
琪琪土豆 • 2023-05-26 13:30
非常赞同@Sarah22
你看老板关注的问题就是实际他得到的。所以思考也是从老板的角度去思考,你就知道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了。
Nick0717 • 2023-05-26 22:02
@Sarah22:我们公司也要求分析退货原因,但是基本只能从差评分析,退货报告的那些买家勾选的原因都是一些主观原因,导致不好分析,不知道大佬有没有好的建议。
Jack_March • 2023-05-26 16:25
做FBA退货的,能不能用能不能再卖取决于亚马逊的判定,你要计算详细的收入支出,就确定有多少个百分比的产品是废弃的,能重复再售的产品占多少。将这一部分的成本计算到必要成本里,利润还能有多少,才是需要关注的东西。其实老板看你的数据是能明白的,但是你得要表达出来给他更直观的报告,节省时间。
汪汪队队长 • 2023-05-26 16:44
“老板你看,数据就是这么个情况”——老板要的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把问题丢给他。大家一起多学习多交流,学会转换角度思考问题,会进步的!不要轻易的怀疑的自己,要有信心!
xiaohuang • 2023-05-30 11:13
这个数据分析是不是有点太简洁了,呈现的是最终结果。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说的,我认为哈~ 比较简单的就是学一下Excel表格怎么做数据分析,后续再看看有没有精力学一下SQL 、Python等课程。用老板的思维看数据,想想老板关注哪些数据,数据分析还是要先明白分析的是哪些数据,呈现哪些数据。(个人一点小小建议,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知无不言」社区用户创作的精彩主题帖和/或分享会内容的推送,以求“抛砖引玉”共同学习、百家争鸣。
知无不言官方倡导以合规的方式经营店铺和产品,例如与刷单、黑帽或所谓的平台内部渠道等等有关的销售运营方法、方式,是严重违反平台规则和良性竞争秩序的,可以揭露、剖析式讨论,但不应倡导或应用。本文内容并不代表知无不言官方立场,仅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推送,允许百家争鸣,其中一些内容可能与您的观点并非完全相同,欢迎您继续参与讨论。
为方便阅读,原文结构略有调整,未改变原文内容。
所有来源于「知无不言」的内容,转载请注明出自「知无不言」跨境电商社区。
「 精彩回帖 」
FengVAS - 跨境知心大叔
赞同来自: EimChen 、 鱼丸热干面 、 ilovedeathcore 、 油麦菜菜 、 拓荒追光者 更多 »
先给你几个建议,职场大忌:我不会XXX、我不懂XXX、我做不好XXX
虽然你说的是实话,但是没有人喜欢听到你这么说,仿佛像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一样
比如你说你不会数据分析,但运营这个岗位它就是需要你会数据分析,那你就必须要自己会这个。
你可以不用非常精通,但起码要有基本的数据分析思路和能力,不然不管你做了多好的业绩以及做了多久。在别人看来,你根本不是自己做起来的或者完全靠的运气,否则为什么连基本的数据分析都不会,所以这些都是你必须要掌握的。
关于数据分析方面,讲真,没有谁能一下子完全学会,我提供给你几个方向和思路:
1、去把自己统计的每个数据细化一下,比如你统计广告数据,那就把能够采集到的所有数据都统计下来,先不要去考虑这些数据是否有用,然后去针对每个数据去进行整理,比如曝光、点击率这些数据和你要分析的哪些东西相关,这样虽然工作会非常复杂和繁琐,但是起码你能在一堆数据中去整理出自己想要的;
2、在第一步做好之后,然后去想自己平时都会分析哪些数据,这些数据会用到哪些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关联,比如当你要补货的时候,那你需要哪些数据,比如需要最近7天、15天、30天销售数量、亚马逊库存数量、已经在路上的库存数量等等,然后把这些数据整理到一个表格里面;
3、在第二步做好之后,你就已经具备基本的数据采集和归纳整理的能力,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对这些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如你老板提到的,退货的库存,哪些是不能继续卖的,哪些是可以卖的,这些退款的订单是哪些,买家退款的原因是什么,退款之后有没有给差评等等,这些整理归纳之后进行分析出结果,这样你就能知道自己的这个产品哪些地方会容易导致差评、哪些地方优化之后可以提升买家的复购率等等;
4、第三步做好之后,你就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针对分析出来的结果提出解决方案,无论是自己运营还是老板看汇报,不光需要知道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同时也要知道怎么解决,解决方案这个就是根据你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来的,这个没办法教你,每个人对待相同的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
以上就是我带运营的时候培养他们数据分析能力的方法,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以前语文老师教我们写作文一样,发现问题(数据整理和归纳)、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每次当运营跟我说:不懂不知道或者应该可能是这样的时候,我都会说:“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有数据支撑吗,拿不出来又说不出来,对不起,等着挨骂吧,我可以接受你说错、或者判断错误,但不能接受连开口都不愿意,也许你现在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感觉判断正确,但为什么不愿意花时间去做数据然后用数据做判断?起码迄今为止,我没有见过哪个大佬是靠第六感的感觉成为大佬的,知无里面每个大佬都是有自己的一套数据系统”。
至于上面1-4中的那些表格之类的,知无里面很多大佬都发过他们自己的表格,你可以每个都去找找看看,然后自己都去研究一下或者按照他们的表格统计一下。
在我看来,运营从新人到老人的过程就是将工作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再到复杂但效率高的一个过程,如果一直凭着感觉走,不去丰富其他的技能和能力,最终不管你做了多久,你都会有走不下去的一天,加油吧,你一定可以的。
Chiana11 • 2023-05-26 10:45
认真阅读了楼主的分享,受教了,感谢分享。原来还有这么认真带人的领导。想起自己刚毕业那会,在自己尝试了很多方式(可能不对的),但是销量还是起不来,然后被质问做了啥,说了后请教领导,反而被说要我帮你想,要你有什么用,心里拔凉拔凉的……
FengVAS • 2023-05-26 10:50
@Chiana11: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你的领导可能只是想激发出你的斗志,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希望带的人能通过自己学习获得成长,加油吧,都过去了不是么?
jackxiao - 充满梦想的年轻人,然而都是梦
赞同来自: Jepm0209 、 casay千寻 、 zz琼琼95 、 再过忘川河 、 奔跑的wennie 更多 »
对于运营数据分析能力差的同学们,我觉得在这里应该给大家梳理一下逻辑,而这个逻辑分为三部分去走,其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报表去关注最重要的数据体现,这些数据能够让我们对listing的表现数据进行掌握分析问题。所以有耐心的同学往下看。
一、周和月的复盘关注什么?
1.首先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对于产品的表现,我们需要从哪个时间段哪个方面哪个维度去分析复盘问题。那么不绕弯子。个人的看法是:
问题1:哪个时间段?
答:从周和月的时间段做个固定数据汇总去分析每一周每一个月的变化,那么周具体做到多少呢,其实这是运营的一个习惯,我们说周,就是说一年中的第几周,这个周在Excel上表现的是一个函数“=weeknum(A1,2)”也就是上周日到本周六的一个统计,所以我们说分析应该是中国时间的周一或者周二将数据汇总去分析,那么应该关注几周,正常来说一个listing数据变化明显的阶段就是近30天或者是近60天,因为这个时间有足够数据来分析市场变化,分析竞品的变化关注listing表现好还是表现差的原因,所以按照Excel的函数去统计,应该每一个星期去做到近8周的数据汇总来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而以上我们做到近8周数据变化了,就基本涵盖了2个月变化趋势,那么在月度复盘中我们就可以更轻松的做到用这些数据去对比前一个月和上一个月的目标制定完成率和各项数据变化。
问题2:哪个方面?
答:这个方面应该讲的是关注利润,还是关注销售额完成率,还是关注listing的流量变化、以及ACOS、CTR、CVR、CPC、AC、AS等等。那么我们应该把它拆解成两个方面去分析,这里是指两个不同的数据汇总。一方面,我们关注周变化的,从team leader或者是boss的角度来看,他们肯定是要关注销售额的完成率,一个月制定目标目前还差多少,是否最近销售额很差,需要对listing的推广进行下一步的调整,还有利润率现在有多少,一个产品是不是持续8周都在亏损,库存有多少,是否需要清货还是继续做,还是需要冲一波销量。那么周的分析完,月的就是从payment报告数据来查看目前的账号盈利情况了,这个过程也是为了让你了解你在公司是否能够拿到提升。另一方面,我们关注listing的流量数据变化和广告数据变化,这个是属于日常数据记录的,体现的就是BR报告和各个广告报告中去关注listing的变化。
问题3:哪个维度?
答:维度这个词,太广了,这让我突然的想起来了短视频吐槽的新时代互联网从业者行业黑话,想到这里忍俊不禁。言归正常,维度其实很简单,关注listing的变化。我们应该掌握的就是一个session和CVR的变化,这个变化过程中是体现在广告上的,还是体现在站内站外的,站内站外的是体现在价格上的还是产品特性或者产品热度上的。我跟很多人说过,做什么listing,我们最终都是为了去打破每一次的session的瓶颈,而这个瓶颈是在我们对产品市场了解的情况下,在一个市场既定的转化率下去不断突破,突破的过程我们就应该用广告的数据维度,或者是站外站内的引流维度来不断优化突破提升的。亚马逊的流量推荐机制是一个正增长趋势的过程,在你的listing不断突破且稳定住一定量的日session,这个listing的订单就不会差。
二、数据的统计我们应该掌握什么东西?
讲到这里啊,我会想到一个问题,大家作为一个精品运营,每天究竟是有多少时间很忙的,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还是知道,其实精品运营一天中还是有比较多的空闲时间。那这时候是不是大家都在摸鱼刷论坛看知乎聊微信呢?哈哈哈,这是一个大部分人不能避免的问题。所以我还是建议,如果作为一个精品运营,有时间的话尽可能的去将整个亚马逊后台的每个路径的数据报告了解清楚一下,包括它们的数据意义是什么?这些意义和产生的数据注释其实在亚马逊的报告路径都有解释,但是似乎没有几个运营去认真的研究查看一下。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掌握什么呢?这里长话短说,我们应该掌握的是利用Excel的函数或者是数据透视表将日常的数据做成自动化的分析表格,包括利润,销售额等等。至于怎么去学习Excel,一个有心想学习的人,花个一个月时间去学一些Excel函数,我想基本很快自己就能制作优质的表格数据了。
以下是值得去研究的几个路径的报告。
1.业务报告--详情页面销售和流量(按子商品)
2.广告报告--商品推广--搜索词/推广的商品/广告位
3.广告报告--展示推广--推广的商品/匹配的目标
4.广告报告--品牌推广--广告活动/搜索词
5.库存和销售报告--所有订单/月度仓储费/库存仓储超量费/亚马逊物流买家退货
6.付款--日期范围报告
这些报告是我们基础运用到数据,也是能够最快的分析产品问题的数据。所以尽可能的研究掌握数据的含义。
三、市场变化和市场竞品了解应该如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对于23年的亚马逊来讲,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市场分析的插件和软件,这些软件抓取出来的数据基本都是很有参考意义且相对精准的。那么我们是否有通过这些软件爬取出来的数据去做一些详细的多维度的分析呢?往往很多运营是打开软件看一眼,好,就是那样了,关掉,似乎没有几个是有通过抓取很多历史数据去汇总分析。当然这不能怪大家有没有做到,其实在于一个不清晰数据怎么汇总的过程。以下先总结一下利用软件抓取哪些数据去汇总分析。
1.软件可以抓取近30天的大盘BSR数据,那么我们会透视表的同学,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可以多个透视分析现在市场哪些品牌,哪些参数的产品,哪些款式的产品,哪些价格区间的产品提升得很快,对市场的销量占比提升很快。
2.市场大盘最近上新多少新产品,产品的攀爬趋势是什么样的,从总的汇总看,再到单个ASIN去分析搜索词,分析流量分布情况,去分析推广方式。
3.市场近期大盘销售额对比往年同期是否上涨,需求是不是增加,增加过程中市场增加卖家数量,ASIN数量,竞争力度是否自己能够在里面分一羹。
4.市场产品的需求量占比从客单价或者产品款式变化情况是怎么样,对于目前自己的产品款式和客单价有什么影响,需要自身去做什么调整避免长时间的负增长,并且定位自己的产品为利润款还是流量款还是清货款,做到时刻都在迎接市场变化的调整,当断则断,当勇则猛,不拖泥带水。
以上的数据分析逻辑是我认为作为一个运营当去理解和掌握,并且学习进步的一个方向。当然纯纯是个人的理解,如若有不同的声音欢迎指教提出来。
Kkaren • 2023-05-25 15:27
“每一个星期去做到近8周的数据汇总来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意思是每一周都去汇总近8周的数据,还是说每周都只汇总本周的数据,然后看近8周的变化呢?
jackxiao • 2023-05-25 15:30
@Kkaren:只要你有对之前数据的积累,那是可以轻易的查看到随便哪8周的数据涨幅变化的。前提是历史数据记录和下载,需要运用到例如lookup、VLOOKUP、sumifs、数据有效性等等函数对亚马逊的报表进行数据统计。
jellzone • 2023-05-26 17:41
下面是针对本条答案的汇总:
1. 周和月的复盘:
- 关注主要数据体现的报表
- 每周做到近8周的数据汇总,月度复盘中对比前一个月和上一个月的目标制定完成率和各项数据变化。
2. 数据的统计:
- 利用Excel的函数或者是数据透视表将日常的数据做成自动化的分析表格,包括利润,销售额等等。
- 研究掌握业务报告、广告报告、库存和销售报告、付款日期范围报告这些报告。
3. 市场变化和市场竞品了解:
- 利用软件抓取近30天的大盘BSR数据透视分析现在市场哪些品牌、哪些参数的产品、哪些款式的产品、哪些价格区间的产品提升得很快,对市场的销量占比提升很快。
- 分析市场大盘最近上新多少新产品,产品的攀爬趋势是什么样的,从总的汇总看,再到单个ASIN去分析搜索词,分析流量分布情况,去分析推广方式。
- 分析市场近期大盘销售额对比往年同期是否上涨,需求是不是增加,增加过程中市场增加卖家数量,ASIN数量,竞争力度是否自己能够在里面分一羹。
- 分析市场产品的需求量占比从客单价或者产品款式变化情况,对于目前自己的产品款式和客单价有什么影响,需要自身去做什么调整避免长时间的不好表现。
一、思维方式
1. 首先在搭建自己的数据分析思维之前,应该基于缜密的业务框架,对亚马逊的推广和各项数据理解才能搭建好数据分析架构,在分析数据时加上各种业务需求(比如分析流量对比昨日/近7天/近一个月数据,分析订单属性等),很多时候拿到数据不知道怎么分析问题就出在这里,因为没有业务需求,也就没思路分析。
2. 搭建一个简单的数据分析板块可以看看后台有哪些数据可以用,后台数据可以简单的分为几大板块,业务数据,广告数据,售后,库存数据,利润等;
3. 依据自己/公司的业务需求,选择好维度,建立对应的数据分析系统。分析的步骤一般是:获取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可视化比较重要,大部分时候图表比文字更容易看出来问题。涉及到可视化,那么就还要去熟悉一下基本的图表有哪些,分别适合哪些情况使用。
二. 推荐工具
如果是单维度,单表,那么就excel就可以完成。少量表少量数据,跨表了就vlookup集成整表再一起核算;数据多了的话建议学个PBI,这个软件可以多表建模,利用PQ再记录操作步骤,可以省去很多重复的工作。搭建好模型就下文件就好了。
如果是多表,那么可以多学几个东西。
1. 获取数据:
(1)后台数据直接下报表
(2)前台数据可以利用插件爬取,例如卖家精灵爬BSR做市场调研
(3)无法下载的,或者插件无法爬取,下载时间太长的,可以利用一些RPA自动化工具,紫鸟有带一个虎步RPA(收费),这个里面大部分下报表的都有,如果需求不对应可以自己用市面上的RPA自己做, 比如影刀
2. 清洗数据:
基础的是公式处理,比如什么+-*/,vlookup,sum, sumif,average上面的;如果用excel这里尽量能用公式就尽量用公式处理,这样表格每次复用的时候就不用再处理数据了。
复杂的,无法用简单公式处理的,且需要合并数据类型的,学一下微软的另一个软件,叫power query,这个在excel 2016之后是内置的,他可以记录你的操作步骤,每次存入数据源刷新就会自动操作。
3. 可视化:
可视化工具这里基础的就是excel的数据透视图了,数据透视的维度有哪些,分别是哪些场景下使用。有哪些图,在什么场景下使用。复杂的就是power pivot,可以建模(多表搭建关系, 类似excel中的选取主键搭建模型,互相跨表引用数据),然后可视化制图。其实微软有一款软件把这些集成了,叫做POWER BI,是微软的免费软件。大家有兴趣可以学一下,学完了之后搭建一个ERP玩玩哈哈
总结:业务需求--获取数据--清晰数据--可视化

每天进步亿点点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赞同来自: signorayeah 、 Morven 、 Miximalian1 、 凉茶sss 、 鹰英应莺寅殷 更多 »
以前刚入行,只会傻乎乎的完成每日/周/月的固定表格,但是等自己熟悉后,就开始需要思考这些表格的意义何在了,甚至我会做出一些自己的改动:如每日跟进表,备货分析表等。当你不再把一些日常事务机械化的去操作,而是带有自己的思考时,数据分析自然而然就会了,你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定制化表格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运营工作本身,数据分析才有意义,而老板要求的东西,有可能也只是老板的朋友们都这么做,他就跟着做,当然也有很多老板是很上心的,这因人而异。
而你老板问退货里面有多少能卖,预估一下大概多少的占比?有没有卖不同价位的时间,有没有做不同价位时期,产品权重稳定了以后的利润分析?这些问题说实话太过于精细,在我看来,如果我有很大的空间能去做销售业绩的提升,我暂时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带来的直接影响过于小了(当然退货率太高的类似情况除外),更多的公司如果能做到业绩增长的同时利润也增长,这些精细化的应该放在有空的时候。那什么时候有空呢?等你不上架新品,所有产品都处于稳定期时,再去回头做精细的分析,小修小补,这样在我自己看起来才更具有性价比。
赞同来自: jackxiao 、 祝心想事成呀 、 一只羊y 、 Yooni33 、 HHHHWEN 更多 »
受下面这篇帖子的启发,我也做了退货的分析,如下图。分为单个产品和店铺整体的周度和月度分析,自己看了确实一目了然,运营总是在学习中的,每次做好一个东西总觉得受益匪浅,我们一起加油!
https://www.wearesellers.com/question/71599
跨境打工人99
赞同来自: 刘小鸭爱吃肉 、 花开半夏∞ 、 WSue茵陈 、 躲过雨的屋檐 、 Joyce22 更多 »
2楼大叔说得挺好,先学会采集数据,我看你列出来的这个截图,我好奇你是怎么采集数据的;
采集出来的数据尽可能全面,比如你要分析利润,那尽可能把有关于利润的东西的数据都“规范”地收集下来;如头程啊,采购成本;
你可以去研究下载下来的广告报表,为什么这个表是这么呈现,为什么有这么多表头,为什么给了曝光 给了点击数 它还要给你列一个点击率出来?
同样地,你这个表头,给了销售额,给了回款金额,那你可以列一个回款率(回款金额/回款金额),然后可以用这个回款率去对比每个阶段的利润情况
然后你给的这个截图的数据呈现有点不规范,这里附上我认为比较规范的数据采集的截图 。
建议:
1、你可以先学会规范地采集数据。
2、学习亚马逊报表的呈现逻辑,业务报表,广告报表,库存报表等等;尽可能掌握每个表头的定义,比如那个广告报表里的Top of Search的定义是什么等等,知道表头定义,掌握表格呈现出来的逻辑,才能更有利于你去归纳总结,慢慢地 我相信数据思维就会出来了。
赞同来自: 旅行青蛙
做了三年了,对于老板提到的问题还没考虑到吗?那你的运营能力真的需要提高了,这是真心话,可能不太好听。
1.做运营的综合能力要很全才能做的好,才能让产品盈利。老板们认为好的运营直白的说就是帮他们赚钱的,控制风险减少损失。
2.我们做运营的主要目的就是给老板盈利,从而抽取一部分的提成。
3.这我们就很需要站点老板的角度看问题了,老板认为的如何才算盈利?实际收入,各种支出包括隐形的支出和损失等都是要考虑到,最好就是以最大限度的支出来计算,如果这样还能盈利,那就是真正帮老板赚钱了,才是老板想看到的。
1)你的思考层面还是在很表面这是需要改变的,想问题要想全,想深入,这个只能看自己领悟,时间去实践。
2)你表格里面不到2000元不是实际的利润,因为你没有把推广费用算上:关于这个产品的站内广告花了多少?回款金额里面全是这个产品的吗?是否有做优惠券,做了里面的兑换服务费计算进去了吗?有没有做花钱的站外推广?退货成本算了没?(每退一单,都会收取一部分的服务费的,例如运费等一些费用)退货里不能继续卖的数量有多少?如果弃置,弃置的费用是多少?
3)你的总结也是很官方,需要的是总结出老板想看到的最后的盈亏数据。还有你的表面原因一定是老板不会看到的,得到了问题的原因,你要分析好问题,自己看到的痛点,以及希望如何改进。
撕破伤口 - 萌新一个,大佬求带
赞同来自: cheelan 、 我真的有一头牛 、 小熊果酱 、 在微笑中 、 一个黄桃 更多 »
怎么说呢,你似乎对你产品不够熟悉,对你的方法不够自信,老板可能只会考虑到一些事情,并不会考虑是否适用你。
你要有自己的一些主观想法,比如说退回来货物,再重新售卖,会不会喜得一个差评,为了卖出去一个退回来的产品得到一个差评,值得吗?
建议你整理出属于自己的一个体系,类似于SOP,把所有的操作都记录下来,慢慢进行完善,第一次可能忘记了,再进行记录只会就不会忘记了,甚至会做的更好!
SpongeCheese - 亚马逊卖家
看了一圈很多实用的方法。BUT朋友们,你们公司不用ERP的吗?把统计、记录数据的繁琐工作交给ERP啊,人工去下载和记录太消耗时间啦。运营要做的是分析数据变化、发现长短处、思考应对方案>>>解决问题+巩固优势。关键是要有数据分析思维,尽量找到数据背后对应的实际原因。
比如这个退货率,归因可能是产品问题(质量/设计/功能等),链接问题(宣传/定价等),亚马逊问题(如退件处理不当就二次销售),客户问题(使用不当/说明书难懂/功能太复杂)。找到突出的问题,再解决,就OK了。最后,老板希望你给他结论和方案,而不是原始数据。
alexya - 万事万物皆有规律隐匿其中
赞同来自: WSue茵陈 、 阿扎西 、 Vickie文 、 Joyce22
我觉得你更加需要加强的是对于你当前业务的理解和解析,如果传统线下的业务逻辑是人货场来进行分配的话,电商也依然是人货场的三要素进行拆解。我其实是比较推荐——《数据化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一本书,对于需要使用数据的人都会有帮助
财务逻辑我不是很懂,我自己关注的更多的就是利润和现金。
赞同来自: 无聊且66 、 热爱生活的瓜 、 ssy370 、 tongpp 、 hagvilasba 更多 »
我看了一下评论,都是在建议你学这学那的,但是谁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呢,老板要你做一个漂亮的平面广告牌,你一定需要学习会全部的PS功能吗?别上来就想着“怎么从根源上让自己全部掌握”,你老板每次开会提的问题就够你研究的了,今天分析明白一点,完善了一下表格,明天开会又有新的问题分析,又完善了一下表格,一来二去你就是“有成长性的员工”,一个有成长性的员工,老板是很看重的。所以,别给自己贩卖焦虑。
例如你的退货率16%,从这个数据就可以分析出很多东西。除了你汇总的数据外,还应该延伸至:针对退货理由的分析,有使用过的痕迹,确实是二手的?还是在出货的时候粘上了灰尘或其他?说明书不对,问题出在哪?是供应商装错错还是其他?以及你去确认的结果和之后如何避免再次发生等等..
深圳黄景瑜 - 总想着摸鱼
赞同来自: Chiia100 、 欲买桂花同栽酒 、 蛋挞小包ovo 、 日拱一卒 、 cccc123 更多 »
别妄自菲薄,先不说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你可能仅仅是偏向于实操性强于完成任务性,也就是说你可能实际做的会好,但一旦复盘或者完成所谓的任务而没去想太多而已,很正常。只要能给公司带来利润,只要能挣到钱,只要老板觉得你的工作能力配得上你的工资,就足够了,你就是厉害的。
lantiannn
赞同来自: 拓荒追光者 、 Mia187 、 尘埃莫定 、 巴西豆 、 CathyWang8888 更多 »
老板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数据分析=如何利润最大化。
滑到底部点“在看”
腾讯公众号算法才会及时推送最新文章到您的订阅列表
知无不言社区・跨境电商人的科学世界
出海 │ 品牌 │技术 │ 方法 │ 趋势 │ 人物 │ 故事
推荐阅读
▼ 上下滑动查看往期内容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上一篇:8040报错的解决方案及思路,历经2周时间终于研究出一些成果,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