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总台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融合传播特色|德外荐读
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历史节点,6月20日,中央宣传部联合多个部门共同摄制的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播出,该片及其系列融媒体产品在节目内容上多维刻画,展现历史发展与人民选择的纵贯视野;在节目形式上全息传播,激活主题节目的内驱动力;在节目效果上深度打造,助推主题节目跨圈层传播,从而在用心、用情、用功中,讲好中国共产党、新时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故事。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先导片、速览片等系列融媒体产品从宏大主题切入,呈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气势磅礴,催人奋进。
系列融媒体产品尝试跳出理性记录的叙事视角,将建党百年的历史定位投射到个体表达上,借助微观个体感性讲述的方式书写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昂扬向前的伟大历程与瞩目成就。
百集口述历史短视频通过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亲历者的口述故事,忠实记录并还原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其中既有时任陕甘支队警卫班班长杨思禄讲述翻雪山的艰苦历程,又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抒发的“禾下乘凉梦”,这些时代发展的亲历者用生动鲜活、情真意切的口述历史,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以其感染力与丰满度激活观众情感共鸣。

该片在艺术审美上具备鲜明的特色,仅就其专题片本身而言,该片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作为主干,同时将形式丰富艺术形式融入专题片制作过程,例如把大量实拍镜头、历史资料与演示动画融入到专题片叙述过程中,画面精美,制作效果精良,突出呈现该片在艺术审美层面的水准与高度,也正是这一节目融合创作的思路,使中国共产党的奋进历程更加鲜活、生动。

内容与技术交相辉映
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之下,媒体的内容与技术呈现出深度融合的趋势,二者边界渐趋消融。
借助融合传播的技术支撑,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拓宽内容表达空间,实现“内容+技术”的双轮驱动,同时为重大主题节目提供新的衡量尺度与标准。内容科技对《敢教日月换新天》最为直接的作用就是重塑节目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充分适应当下智能传播、普适计算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与传播生态。
内容科技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将催生与之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主流媒体的专业价值与专业优势被重新置于传播链的引领位置。
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制作过程中,节目团队运用传媒科技深度挖掘并修复大量珍贵影像资料,并通过三维建模、动画演示等技术手段在专题片中再现相关历史事件,深刻发挥内容与科技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驱动作用,诸如新中国开国大典等重要历史事件都运用先进内容科技实现着色与校色,持续增加节目内容的高质量的融合传播。
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主宣传片中,以青年演员吴磊为代表的青年视角带领观众参观历史展馆,移步换景穿越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用沉浸式传播、参与式传播的内容科技形式,全息展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节目内容价值与精神价值。

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及其系列融媒体产品立足不同媒体平台特质进行差异化传播,与不同用户群体进行深度适配,实现质效统一、多屏共振。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相结合的生产传播模式是《敢教日月换新天》融合传播的突出特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自有媒体平台成为重点的宣传报道力量。《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主宣传片在前期宣传预热中就在央视网、央视频、央视新闻等自有平台由总编室一键触发,统一化、协调性的内容推送方式有助于形成凝心聚力的整体舆论氛围。
百集口述历史系列短视频、《敢教日月换新天——主播说》等衍生内容不仅在央视频、央视新闻等平台进行发布,也在云听平台进行同步跟进,抓住听觉传播的发展趋势,层层深入地参与到抢占用户注意力的媒体竞争中。
在多样化的短视频平台中,《敢教日月换新天》充分聚焦年轻人所青睐的B站、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邀请知名总台主持人康辉、王冰冰等出镜录制《敢教日月换新天——主播说》系列短视频,采用年轻态与柔性化的表达方式激活内容的边界消融与二次传播。

在社交互动平台,《敢教日月换新天》选择微博和知乎作为互动主阵地,主动设置互动性强的热点话题与议题,与相关头部“大V”进行联动合作,扩大本片在社交互动平台的舆论声量,形成聚集效应与裂变式传播。
截止到2021年6月24日,微博话题#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已获得1.4亿阅读量以及20.2万讨论量,话题下“央视新闻”“央视网”“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账号进行重点传播,同时知名读物博主“知书少年果麦麦”进行重点推荐,形成多方联动的全媒体破圈传播。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全平台传播实践深刻反映其背后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理念,多平台发力营造昂扬向上、成效卓著的舆论氛围,切实提升重大专题节目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全程在场:场景化与跨圈层传播
《敢教日月换新天》抓住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从节目运营效果的角度开展全程深度运营,适应媒体市场竞争的挑战。
2020年6月17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第一轮预热宣传在中央网信办新闻传播局的统一部署下,在24小时的时间内就获得全网报道6030篇次,以及5132.35万点击量。
在第一轮预热宣传的基础上,6月18日20:00央视新闻上线该片的网络宣传片,成功制造第二轮全网传播热潮。

在6月20日《敢教日月换新天》正式播出后,微博话题#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被持续使用,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等微博账户选取《敢教日月换新天》中的具体事件进行话题设置,与原微博话题进行宣传互补。例如微博话题#民众得知日本投降敲锣打鼓冲上街#就与#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进行结合,获得持续升温的传播力与关注度。
在抖音短视频的#敢教日月换新天#话题中,《敢教日月换新天——主播说》持续定期推出,康辉、朱广权、王冰冰、龙洋等知名总台主持人带动节目热度,实现近千万的播放量。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全程运营环环相扣,在精准传播的过程中汇聚建党百年主题宣传舆论声量。

用户思维贯穿生产与传播
用户思维是《敢教日月换新天》融合传播的理念力量,在全媒体格局下,传统的传受二元关系被打破,用户获得更大的主动性与选择空间,主流媒体强化用户思维,是灵活适应这一趋势的重要表征。
《敢教日月换新天》融合传播的用户思维主要体现在播出形式、话语表达、内容及渠道编排上。在播出形式层面,《敢教日月换新天》除专题片本身外,还对每集内容进行加工生产,形成1分钟先导片以及4分钟速览片,并且制作《敢教日月换新天——主播说》系列竖屏短视频,充分适应当下用户对短视频内容的需求,符合用户移动端视频观看习惯。
在话语表达层面,《敢教日月换新天》根据不同媒体平台进行差异化传播,以不同的话语方式适应不同平台用户群体的实际需求与观看体验,该片上线B站平台吸引诸多用户进行“点赞”“投币”“收藏”,获得良好传播效果,同时,邀请知名总台记者王冰冰参与节目宣传,吸引B站用户进行二次搬运传播,用户自发的行为进一步打破节目本身严肃刻板的印象,受到B站用户的广泛好评。
在内容编排层面,《敢教日月换新天》突出呈现历史的真实性与用户的临场感,节目内容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历史素材的修复呈现,以及8K超高清播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优化节目内容排布,以入脑、入心的内容形式展现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奋斗图景。
在渠道场景化战术安排上,充分体现“移动优先”的战术指导思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24集正片在央视新闻、央视网、央视频先于大屏2个小时播出,并且在央视网的节目播放列表中,《敢教日月换新天》有专门的网络版设置,“先网后台、移动优先”的战略得到有效落实。
此外,无论是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移动媒体平台,还是在央视新闻、央视频、云听等自有移动客户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宣传报道都被置于重要位置,节目内容的展演场景更加多元,在移动优先的指引下勾画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
延伸阅读
有收获就同步给同行或同事,就点个“在看”呗!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上一篇:封店!裁员!破产!上市存疑!跨境卖家经历“血色六月”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