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30亿美元、3000个无人超市,首富贝佐斯的超市梦

36氪出海 2021-03-18 1

- Mar. 18, 2021 -

无人送货将颠覆本地配送的商业生态模式,而无人商超将让零售购物做到真正的流畅无阻。让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代替人工进行配送节省的不仅是人力成本、更能大大提升顾客的用户体验和购物效率。
在这一重金烧钱换技术的领域中,亚马逊、沃尔玛等行业领头羊毫无疑问的走在了最前端,投资了诸多该赛道中的优质企业,并将其技术大力推广。
36氪出海今日推荐的这篇文章,为您详细解读了无人超市赛道目前的应用及其前景,带您畅想在计算机视觉、AI 等技术扶持下的人类未来购物模式。

 

2020对于零售来说是打击巨大的一年,许多我们熟知的品牌像是 GNC、 Victoria's Secret、GameStop、J.C. Penney 等等都宣布永久关闭大部分实体店铺。但随着各个零 售商重新适应“新常态” a.k.a. 存活下来,去年一年零售业整体的数字化的进程被加快了好几年。


根据 IBM 的年度全美零售报告显示,百货商店的数量今年将减少60%,而电商则将增长超30%,从实体店到电商的进程也被加快了5年。

电商的突飞猛进也使得消费者对于所买商品发货和到货时间和质量有了新的期待,面临着行业内整体缺少送货员的现状,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送货成为了新的“香饽饽”。

无人机送货强


全球无人机市场目前价值140亿美元,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30亿美元,其中无人机商用交货将成为重要助推力,对它的使用将使得零售销售总额到2030年增长22%。

总部位于以色列的 Flytrex 自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商品用无人机送到用户家庭的公司,早在2018年就开始了和冰岛最大的电商 AHA 合作将日用品送到消费者的后院,将原本的25分钟送货时间缩短到了4分钟,它在今年1月刚完成了8百万美元的融资,目前在美国北卡州和北达科他州都有试点项目,去年9月沃尔玛也宣布将和 Flytrex 开启试点项目。

Flytrex


亚马逊从2013年就开始研究无人机交货,在2019年正式推出了全新电子无人机 Amazon Prime Air,向实现30分钟到货的目标更进一步,就在去年8月终于获得了 FAA(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许可,可以开始大面积扩展商用无人机送货。

Amazon prime air


而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 Wing 则在2019年就成为了第一个获得 FAA (美国联邦航空局)许可的可做商用的无人机交货公司。

除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也可以做到自动化:

亚马逊在2019年就推出了自动送货机器人 Amzon Scout,它只有一个小冰箱那么大,以纯电动的方式和步行速度在人行道上运行,机器人被训练成可以躲避宠物、行人和其他人行道上的障碍物,还会分析天气情况选择不同路线。Scout 有自己的运行路线,不过在一开始还是要有员工陪同监督,目前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进行送货。

Amazon scout


亚马逊从2019年在华盛顿州开启试点项目后也在加州的 Irvine 开始了运行,而去年夏天更是将足迹拓展到了南部的乔治亚州和田纳西州,目标是到2040年实现净零碳的目标。

由两位前 Google 工程师创建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Nuro 目前也十分被看好,它是第一家获得 DMV ( 美国车辆管理局 )许可的能在加州道路上测试完全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并且已经和 Kroger 和沃尔玛等大型超商在美国各城市开启了试点项目,这一用无人车做社区团购的模式在地广人稀的美国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

Nuro


面对着 Marble、BoxBot、Dispatch 等多个公司的竞争,Nuro 在资本方面较有优势,背后的投资者包括 Greylock、软银、还有网易创始人丁磊等,它在去年11月完成了由 T. Rowe Price 领投的5亿美元 C 轮融资,目前估值约50亿美元。

对于无人机送货技术的采用不只限于面向消费者的服务,自动化送货技术也能提升中间过程的物流效率。

沃尔玛在2019年就宣布和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Gatik 合作,实现“中心辐射式”仓库系统的自动化。

Gatik & Walmart

就像接力跑比赛把棒交给最后一位冲刺选手的那个角色一样,处于长途运输和最后一英里之间的“中间英里”十分重要。Gatik 的专长是无人送货车,将货物从仓储中心运送到零售实体店或是分发中心,解决的正是这一中间距离的问题,将消费者平均要等2天的送货时间缩短以24倍的效率缩短到了2小时,如今它已经完成了超过3万单来自于世界500强公司的自动送货单。

Gatik


在去年11月,Gatik 完成了由 Wittington Ventures 和 Innovation Endeavors 领投的2500万美元 A 轮融资。

沃尔玛此前还和其他自动驾驶科技公司 Waymo 和 Udelv 都有合作,在2019年和 Udelv 在亚利桑那州推出了试点项目,用自动驾驶的小货车给消费者送货,Udelv 还和百度达成了合作,试用它最新推出的自动驾驶开源平台 Apollo 3.5。

udelv & Walmat


而在2021年沃尔玛和 Gatik 将从阿肯色州开始试验移除安全员监督,让送货这件事实现百分之百的自动化,自动驾驶的争议很多,但车内乘坐的如果是商品而不是人,或许我们的接受度和宽容度也就更高一些。

即拿即走的无人商店


前疫情时代在超市排队已经是一个很折磨人的体验了,而在疫情中去超市和其他的顾客频频擦肩而过更感觉是一种玩命体验,无人商店正是这一梦想的解法,对商店来说减少了雇佣成本,而对顾客来说也会减少等待时间,优化购物体验。

亚马逊早在2018年就在西雅图推出了 Amazon Go 无人便利商店,当顾客进超市的时候只需要扫描自己的 Amazon app 就会授权将实体店的购买在账户中完成。而高科技的地方在于,商店是怎么知道顾客买了什么东西的呢?

当消费者进店时,系统就会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

当顾客拿起或放下商品时,货架的传感器和摄像头会记录下这一行为并即时传送到 app 中自动完成结账。

Sensor


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融合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亚马逊真正的实现了让顾客“即拿即走”这一“Just walk out“的方便快捷。

它正在稳步扩大 Amazon Go 技术的使用,自从2018年第一家便利店后,在包括西雅图、旧金山、纽约等城市推出了20多家便利店,还在去年2月正式推出了第一家无人杂货店,面积占10400平方英尺,比之前的便利店大5倍,这一技术还将被授权给其他零售商。

在去年7月,亚马逊又推出了 “Dash cart”,让顾客可以将商品放入车中进行扫描,同样无需收纳结账,这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Amazon Go 杂货店内类似生鲜之类的产品无法被准确追踪的问题。

Dash cart


不止如此,亚马逊还在去年“无接触支付”的热潮下推出了 Amazon One “读掌”技术,让顾客只需扫描手掌就可以完成支付过程,计算机视觉科技能够为每一个顾客产生独特的掌印,将这一生物印记和信用卡信息相连,同时用购物历史和偏好信息生成私人订制的产品推荐等全面的消费者画像。

Amazon one


在今年2月亚马逊也将这一技术推广到了西雅图的各个店内,包括 Amazon Go 便利店和杂货店、Amazon Books 书店和亚马逊四星店等。就像对待 Amazon Go 一样,亚马逊对 Amazon One 的期待是将它作为专利技术在未来售卖给第三方,赋能更多领域。

在打造无人商店方面,亚马逊也不是唯一的参赛者。

在智能货架方面,有 Standard Cognition,它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和 AI 技术,让顾客可以即拿即走,而且 Standard 承诺不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只靠商品识别,保证顾客的隐私。Standard 在2月中旬刚刚完成了由软银领投的1.5亿美元 C 轮融资,将成为这一行业第一个独角兽!

Standard ai

在智能推车上有声称是第一家 AI 赋能的智能购物车的 Caper Labs,不但可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识别商品在车内完成结账,还会提供食谱建议、周边商品折扣和超商地图等等。

Caper



在无接触结账机器方面,有在 Y Combinator 2015年的 demo day 上首秀后四天内就获得了1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的 mashgin,它用计算机视觉让顾客无需进行冗长的扫码过程,而是将商品放到结账摄像头下就可以快速结账,这比普通的结账过程要快上10倍。

Mashgin


根据 Royal Bank of Canada 的预测,今年 Amazon Go 将达到40亿美元的规模,而且无人店会比普通超商创造约50%更多的收入。

理想丰满,但现实挑战也不少:首先是目前这些技术尚处于新兴阶段,销售额的提升难说是来自于消费者的好奇心理,还是真的购物效率的提升,缺乏长期的留存率数据并不能简单断言。

Amazon Go 营收


其次AI赋能的无人科技目前能达到95%的准确, 但要想大面积普及至少要达到 99.99999%的准确率,现在来看还是会在拿错放错架、交换商品等案例中有所失误。同时当顾客对于商品有问题时,大多数无人科技还并不能起到答疑解惑的功能。

同时,使用这一技术对于商店来说成本并不便宜,想要不断训练 AI 变得更好需要大量的计算和硬件能力。

根据 Morgan Stanley 的计算, 亚马逊如果想在接下来3年推出3000个 Amazon Go 商店的话,成本就要花30亿美元,事实上不是每个超商都像亚马逊这样富有。而真正实施起来这些初创公司需要想办法将新技术应用到大大小小形式各异的超商中,这一训练和订制的过程耗时且费力。

当然有智能就也少不了随之而来的道德争论,亚马逊长期以来对生物标志的使用都较有争议性,比如曾将人脸识别技能卖给执法部门,这一技术还成为了一桩隐私诉讼的“罪魁祸首”等等。


无人机送货和即拿即走的无人商店能够完成零售数字化转变方程式的50%,它们的出现在这个社交隔离的时间点显得尤其珍贵,能大大提升购物的效率,而剩下的50%则是如何让“无人”环境下的购物体验和实体店血拼一样的有趣和性感:如何云买家具?没有了 BA 的推荐如何选适合自己的穿着?…

编者按: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硅兔赛跑”(ID:sv_race),作者:Lexie,编辑:Lu,上述内容不代表36氪出海立场,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LET'S CHUHAI CLUB 沙龙活动预告


4月15日,由36氪出海打造的 LET'S CHUHAI CLUB 首场沙龙将于落地深圳。本活动将从品牌出海、跨境电商、金融科技和海外营销几个热门话题出发,共同探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出海企业如何谋定而动,共话当前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欢迎扫码填写表单,报名线下参会。



寻求报道、与作者交流、商务合作、投稿转载,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36氪出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合作需求,扫码填写表单,与我们联系。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京东云今天起全面开放云计算服务

上一篇:救济金到账 卖家嗨不停,爆单盛况下却暗藏一大隐患!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36氪出海

脱胎于中国领先的新商业媒体36氪,「36氪出海」将为大家一站式地提供出海的好内容,服务出海创投生态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