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Instagram:一款拍照软件如何改变社交|周末读书

德外5号 2020-12-27 1


内容简介


2010年,凯文·斯特罗姆和迈克·克里格开发了一款名为Instagram的照片分享应用程序,它有一个简单却令人难以抗拒的特点:它会让你用手机拍下的任何照片看起来都更漂亮。很快,它就引起了Facebook的注意,马克·扎克伯格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使之一夜成名。

莎拉·弗莱尔从Instagram的创始人、员工、高管和竞争对手那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料,她详细讲述了两位创始人如何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历经艰苦创业,开发出Instagram并获得巨大成功。在被Facebook收购后,两位创始人一直试图保持Instagram的文化和独特性,同时也努力调和着与马克·扎克伯格的发展理念之间的冲突, 他们强调简洁性和创造力,反对Facebook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实现利润增长的战略。 在Instagram获得了10亿用户之后,两位创始人离开了Facebook。

Instagram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业故事,也是当今文化深刻改变的反映。Instagram是自拍走红的源头,整整一代年轻人都在用这款应用来表达自己和观察世界。 人们通过它来寻找各种视觉灵感,掀起各种潮流,最终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娱乐、休闲、社交,甚至是工作和商业模式。


作者简介


莎拉·弗莱尔(Sarah Frier), 彭博社记者,负责报道社交媒体公司,对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进行了频繁而广泛的采访,包括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和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napchat的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和Twitter的创始人之一杰克·多西等。在商业新闻领域,莎拉·弗莱尔被评为20位具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2018年6月,她入选了战略传播和数字代理公司Rational 360评选的全球前50位记者。此外,她还获得过美国商业编辑和作家协会的多个奖项。


目录


第一章    Instagram诞生记
第二章    成功背后的混乱
第三章    Facebook10亿美元的收购
第四章    地狱里的夏天:听证与自辩
第五章    横冲直撞:与Facebook的理念冲突
第六章    重新获得自主权
第七章    名人入驻与国际推广
第八章    被迫增加广告业务
第九章    Snapchat危机
第十章    同类相食:Instagram对Facebook的威胁
第十一章 假照片、假生活、假新闻
第十二章 实现10亿用户目标:两位创始人离职


精彩书评


我们致力于Instagram的独立建设和发展。这是我们第一次收购拥有这么多用户的产品和公司。我们之后也没有收购类似产品的计划,或者说可能再也不会进行这样的收购了。


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出能够打败Facebook的产品,那其他人迟早会做出来。互联网从来不是个友善的地方。不再流行的东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苟延残喘都是一种奢侈。

——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你应该抓住机会,为这个世界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应当能够发展,并取得很大的价值,接着再用这些东西来回报社会。

——凯文·斯特罗姆Instagram创始人


有时我们会把硅谷成功的创业公司比作半空造飞船。在此书中,莎拉·弗莱尔带你进入了飞船内部。她深入且优美地描述了一家改变了社会、名气、文化、商业和交流的公司——这种改变有时是正面的,而有时,正如弗莱尔巧妙描写的那样,是负面的。

——尼克·比尔顿 《名利场》杂志特约记者、《孵化Twitter》作者


莎拉·弗莱尔生动介绍了一家正在塑造世界的公司。她不仅聚焦了Instagram拥有的文化和经济实力,同时也将镜头转向普通用户,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为Instagram变得更强大而助力。

——伯大尼·麦克莱恩 《房间里最聪明的人:安然公司惊人的崛起和丑闻般的衰落》合著者


这本书将深入的报道与爆炸性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讲述了Instagram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文化、名声和人际关系的故事。莎拉·弗莱尔用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大量的细节描写,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因这款应用而使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人,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她有力的报道、优美的文字和缜密的视角让这本书毫无疑问地成为我近几年读过的最为有趣的书籍之一。

——泰勒·劳伦斯 《纽约时报》记者


莎拉·弗莱尔在这本书中对人性进行了精彩的探索。这是一本商业故事书,也可以说是人类学家对现代生活的审视,书中的主人公充满了创造力、野心和阴谋。弗莱尔运用生动和震撼人心的叙述手法为我们提供了精彩的故事,她介绍了Instagram如何变成一种文化现象,以及这款应用的成功对我们所有人的影响。

——阿什利·万斯 《硅谷钢铁侠》作者


这是一本关于硅谷的书。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与Instagram的创始人凯文·斯特罗姆和迈克·克里格紧密合作,同时为杰克·多西和马克·扎克伯格等硅谷的主要参与者赋予了新的特征。这本书对创始人和他们的许多缺陷进行了清晰和客观的描述,既没有耸人听闻的报道,也没有过分简化——这是目前科技报道很难达到的一个艰难的平衡。我们确实需要一本这样的书,从而了解我们每天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并且它也会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盯着屏幕时后台也在悄悄地记录着我们的活动。

——《纽约时报》书评


这本书生动详细地说明了Instagram如何通过制造酷炫的业务达到惊人的影响力。基于数百次采访,作者运用丰富的细节和故事讲述了Instagram的成长历程,并向读者展示了一出Instagram创始人和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之间的无滤镜的精彩戏剧。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序言


本书将为你带来Instagram(照片墙)最权威的内部故事。这本书的完成离不开那些曾经提供过帮助的人——Instagram的在职员工、前任员工和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围绕这款应用打造自己事业的人,同时还有Instagram的竞争对手。感谢他们愿意花费宝贵的时间,与我分享此前从未向记者透露过的内容。这几年我一直与Instagram的创始人进行交流,有时大家会聚在一起,有时是单独会面。Facebook(脸书)让我能够和在职的员工以及管理人员,包括Instagram现任的负责人,进行多达几十次的面谈,甚至在Instagram创始人离开公司后,我依然有机会采访他们。

尽管Instagram的创始人与其收购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我作为彭博新闻社的记者,当时针对Facebook写了许多批评文章,但大家都认为,让故事尽可能准确是非常有必要的。当我联系潜在的消息源时,他们会把我的请求转发给Instagram的创始人或是Facebook,即使Instagram的创始人和Facebook都清楚他们对这本书里的内容没有丝毫的控制权,但在询问是否可以接受采访时,通常都会得到肯定的答复。在此,我对他们的这一决定表示赞赏。

然而,本书大部分消息来源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许可,或者说Instagram的创始人和Facebook并不知情。员工入职时都会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所以,他们一旦接受采访,意味着要冒着违反协议的风险。实际上,除了记者之外,其他所有进入Facebook总部的外部人员在进行安检时都需要签署一份保密协议,之后才能与Facebook的员工进行交流。因此,本书大部分信息都源于匿名采访、文件或其他材料。

上述背景对于理解我采用哪种写作形式是很重要的。 在书中,我采用了叙述的方法,将不同人的记忆整合在一起,通过全知视角呈现了整个故事。 我并没有直接写明某方面信息是某人提供,以此保护我的信息来源。在引用现有新闻报道的地方,我都用脚注援引了原文。我只有在书里提到外部人士(比如某个名人或网红)的时候才会援引现有的采访内容,他们的观点会丰富我们对Instagram全球影响力的认识。

自开始写这本书以来,我一直尝试并期望可以再次采访马克·扎克伯格。我曾经在过去的几年中,采访过这位Facebook的CEO(首席执行官),在2018年也见证了他在美国国会长达10小时的听证。现在,在公众的印象中这个男人的形象一落千丈,彻底沦为一个反派角色。而正如我曾告诉一位公关代表的那样,这本书让我们有机会去回顾Facebook所有的重要时刻,同时可以让我们去深挖那些当时我们并未完全理解的事情。

在众多艰难的问题中,我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场,即扎克伯格为什么想要收购Instagram?我想要的答案并不是他发表在博客里的官方发言,而是他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在2012年4月的某个周四拿起自己的手机并决定立即启动一个“越快越好”的收购项目呢?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在收购的同时还致力保持这家子公司的独立性呢?

在截稿前的一个月,我收到了一封来自Facebook公关部的邮件,扎克伯格在邮件里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简短的回答:

“很简单。因为这是一项很好的服务,我们希望帮助它发展。”

这就是他的全部回答。为了向读者展示故事的全貌,我需要依据他人的回答来回顾扎克伯格在一些重要的时刻都说了些什么,或者依据媒体对扎克伯格的采访来了解他的想法。对于那些回忆,我都和Facebook一一核对过,尽管他们通常不会对这些逸事发表评论。

严格来说,读者不该把书中的对话当作当时确切发生过的对话。在大多数情况下,尽管书中的对话是根据当事人的叙述整理而成的,但有时其他人可能会比当事人记得更多的细节。我严格根据采访中收集的信息来还原对话场景,力求根据亲历者的记忆向读者展示Instagram的发展之路。实际上,即使这些记得自己曾经所想所说的人,他们的记忆也可能经过简化,可能存在错误,甚至可能与原有的事实完全相反,毕竟Instagram的故事发生在好几年前。无论如何,为了确保这本书能够展现一个真实的Instagram,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除了我本人的滤镜以外,这本书,没有其他滤镜。



有收获就点个“在看”呗!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京东云今天起全面开放云计算服务

上一篇:1分钟热卖100万件商品,跨境卖家在借助东南亚“李佳琦”们开拓新的版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德外5号

CTR媒体融合研究院官方账号.作为中国第一家专注于媒体融合的研究院,集结国内外一线专家学者,媒体、互联网操盘手,为传统媒体探求破冰之路,解决之道;为互联网企业找寻与媒体基因的融合之法,跨界之路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