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速卖通7年历程,和淘宝天猫走过的路如此相似
回忆速卖通7年历程,和淘宝天猫走过的路如此相似
做速卖通中小卖家最有影响力的订阅号! 微信号:smtcaomao。
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化的核心战略产品,从09年推出,10年正式上线至今,在7年多的时间里,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交易平台之一,国内跨境零售电商四大平台之一,现有买家超过一亿,覆盖全球220个国家。尤其是在俄罗斯、西班牙、巴西等国家,突进颇有成效。以下给大家带来速卖通7年发展记录。还没有入驻速卖通的小伙伴,也许要在速卖通转型之际抓住这个机遇了。
(数据来自Alexa,2017/8/10)
速卖通7年回顾:还是熟悉的套路
想当年,从淘宝孵化天猫,不少卖家经历了多少血泪史。纵观速卖通7年,这次是从“孵化”变成了“进化”。从“国际淘宝”进化至“国际天猫”。果然还是熟悉的三步走套路。
第一阶段:从零门槛发展,靠由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疯狂上品丰富产品池,平台同步一方面强势攻占海外市场。
2009年9月,全球速卖通上线,交纳19800元年费先成为中国供应商即可免费使用。单笔交易收取佣金。主攻美国市场。
2010年3月,全面开放,所有用户免费注册运营,单笔收取交易总额5%左右的佣金。
2012年9月,速卖通开通淘代销,速卖通卖家后台和淘宝卖家后台打通,引入海量商品。减少美国市场投入,重点发力俄罗斯、巴西市场。
第二阶段:逐步抑制疯狂铺品,另一方面重视物流、系统、规则等服务体系优化。
2013年3月,速卖通陆续关闭淘代销工具,淘代销商品数量限制从5000个调整到500个,鼓励精细化运营。
2014年8月,个别类目逐步出台3-5万不等的年费政策。部分行业类目实行了招商准入。
2015年底,16年新规出台,类目梳理并且全面引入3-10万不等年费制度。加强对于商家服务指标考核,增加考核不达标关店机制。
第三阶段:逐步提高门槛,在洗牌的过程中往品牌化、品质化的方向不断推进
2016年底,17年新规出台,启动全行业商标化,清理个人账户,新用户注册只接受企业身份。
2017年,个别类目商家清理,引入品牌封闭管理机制。
综合来看,速卖通在未来是否能保持持续发力,并且在品牌化品质化同时,如何切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问题。
(转载/ JAT电商)
往期精彩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顶置公众号哦~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上一篇:小小手机壳火了,玩起高级定制,还一跃为跨境电商新宠,这个类目你心动了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