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Zoom、特斯拉,还有这几家硅谷公司成为疫情以来的股价王者!

36氪出海 2020-08-19 1




编者按: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硅谷洞察”(ID:guigudiyixian),作者:Junyue Zhang,  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36氪出海推荐

 


今年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谓空前绝后,美股也遭遇了罕见的暴跌,但慌乱后,美国股市也迎来了较为强劲的反弹,在这一过程中,科技企业成为了带动增长的核心力量。


疫情对美国的一些行业(如百货)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但却成就了一批互联网企业。而在纳斯达克 TOP 10 科技企业中,硅谷企业足足占了7家,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 ZOOM、特斯拉等大企业外,电子签名系统研发公司 DocuSign 和电子设计服务商 Cadence Design 也进入榜单,新企业不断成长,彰显了新科技行业的巨大活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永续发展的源泉,在今年的美股中,科技企业大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以人为鉴,方可知得失,从美国股市的风风雨雨中,中国企业又能收获哪些经验与教训?




自世卫组织正式认定新冠肺炎为世界“大流行病”(Pandemic),150多天已经过去。美股市场在这短短几个月内历经了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一些硅谷科技企业则在这空前的动荡期里一路“乘风破浪”,屡创新高。



近日,美国市场研究机构 Marketwatch 发布了一项从3月10日到8月7日新冠疫情期间的美股分析,总结了各大指数成分股中表现最好的公司和最差的公司排名,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硅谷公司榜上有名吧!
科技板块表现最为亮眼
今年2月初,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美股经历了史诗级的连续跌停熔断,但在3月中旬触及底部后,近几个月来美股指数迎来了强势反弹。据统计,从3月10日至8月7日,美国标普500指数美国上涨16.3%,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9.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32%,纳斯达克100指数上涨33.1%。
分板块来看,科技股强势占据了疫情期间的 C 位。在标普500的11个主要板块中,信息技术板块表现最好,整体上涨了30.2%,紧随其后的是电商消费板块,上涨30%。而金融、房地产、公共事业等传统相关板块跌幅较大。
标普500各大板块价格变化情况,硅谷洞察制图,数据来源于FactSet
从各大指数的来看,标普500成分股中,增幅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西部医药服  务公司(WST)、医疗设备生产公司阿比奥梅德(ABMD)、半导体制造明星企业 AMD、著名支付公司 Paypal 以及电子设计自动化公司卡得斯设计(CDNS)。  
而跌幅靠前的包括全球化妆品龙头公司科蒂集团、达美航空、美联航、西蒙地产等传统行业公司。
道琼斯指数中,增幅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为苹果、陶氏化学公司、微软、重型设备生产公司卡特彼勒(CAT)以及家居零售商 Home Depot。
而30支成分股中跌幅最大的为波音,其次为美国最大连锁药店 Walgreens,全球第二大国防公司 Raytheon Technologies 和正在芯片制造进程中遭遇瓶颈的英特尔。



疫情期间标普500与道琼斯指数成分股中增长排名前10 的公司,硅谷洞察整理

通过硅谷洞察的梳理发现,在标普500和道琼斯指数的增长最强劲的这20家公司中,其总部位于硅谷的科技公司达到7家(上表中已标为红色),表现可谓十分亮眼。接下来,我们重点看一下最能反应科技行业发展动向的纳斯达克指数中,还有哪些公司显现出了极高的成长性。

纳斯达克Top10公司中有7家位于硅谷

首先,相对于标普500和道指来说,纳斯达克指数中上榜公司的增长幅度明显更大,超过100%增幅的公司超过4家,疫情期间排名前10的科技公司平均增长幅度达到113.08%,远高于标普500的77.1%和道琼斯指数的24.72%的平均值,充分体现了科技行业在这次疫情期间的突出表现。

从个体公司来看,疫苗公司 Moderna 增幅高达231.7%,位居第一,其次是电子签名公司 DocuSign,紧随其后的则是疫情期间的大热门 Zoom 以及特斯拉,位列第五的则是阿根廷电商公司美客多(MercadoLibre)。而在这排名前10 的科技公司中,除了 Moderna、美客多以及 LuLulemon 总部不在硅谷之外,其余均为硅谷公司。




除了Zoom、特斯拉,这两家高成长公司也值得关注
这7家上榜纳斯达克 Top10 榜单的硅谷公司分别为 DocuSign、Zoom、特斯拉、AMD、Paypal、卡得斯设计、英伟达。这其中,受疫情直接利好远程办公、远程支付的影响, Zoom 和 Paypal 的股价一路扶摇直上,特斯拉作为美国“神股”,在一帮马斯克的迷弟迷妹的助推下,单股价格更是从361美元一路狂奔到1643美元。
而在芯片制造领域,AMD、英伟达的涨幅大举超越英特尔。6月底,英特尔表示其7纳米制程工艺中仍存在“缺陷”,相关芯片的上市至少会推迟到2022年,这比其目标发布时间推迟了6个月,同时还表示考虑将芯片制造业务外包。这一消息直接助推了其竞争对手 AMD 股价的飙升,而英伟达由于在 GPU 领域的追赶和在 AI 以及数据中心的突破,也迎来了疫情间的成长高光时刻。
除了上面提及的这几家耳熟能详的硅谷科技企业外,在这榜单上还有两家企业—— DocuSign 和卡得斯设计(Cadence Design Systems)可能不太被大众所熟知,但在疫情间涨幅高达156%和72.5%,那他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呢?
电子签名市场的龙头:DocuSign  
DocuSign 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旧金山,是一家专注于电子签名业务的公司。实际上,单纯就电子签名而言并不算是一件科技含量很高的事,早在多年前 PDF 就能提供电子签名的业务。但 DocuSign 提供的并不只是让客户在文件上签个名这么简单,而是使涉及到合同协议的整个过程——准备、签署、执行和管理,全流程实现电子化和自动化。
从2012年开始,大型企业开始采用数字解决方案完成原本低效、手工以及耗时的合同和协议签署流程,电子签名产品也在这期间大火起来。2018年4月, DocuSign 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2019年对其旗下产品进行了整合,统一归纳为 DocuSign Agreement Cloud,功能包括协议制定、电子签名、合同执行以及后续管理,主要通过嵌入主流的应用软件以提供合同管理服务。 
目前,DocuSign 除了自己的平台之外,还开发并推出了适合三百多个不同平台的电子签名 API 调用接口,使得其电子签名业务可以无缝衔接到不同的平台上。在电子签名的合法性上,DocuSign 目前已符合北美和欧盟的法律标准,下一步将继续向亚太和世界各地区扩张。
根据 Statista 数据,目前全球电子签名市场约为10亿美元,而 DocuSign 在电子签名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78%,已经与 Saleforce、SAP、微软、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各行业大型企业合作。今年6月22日,纳斯达克正式宣布 DocuSign 取代美联航成为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成分股。





那么,为何 DocuSign 能在疫情期间实现暴涨,同时被分析师们一致看好呢?
据业内估算,使用电子电子签名业务平均每单节能够省36美元成本,同时在 DocuSign 平台上,86%的合同在24小时内可以完成,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能够大大提升效率。因此,在疫情之前,其实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公司使用 DocuSign 的服务。
而随着疫情的到来,未来远程工作形态的普及性会进一步加强,人与人、公司与公司之间远程签署各种协议的需求会持续增加,据 DocuSign 发布的估算,未来电子签名以及合同的市场将达到250亿美元,而近几年来,作为行业龙头,DocuSign 的年度营收持续保持30%-40%的速率增长。同时 DocuSign 还在拓展延伸其业务,比如通过数据库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进行合同分析方面的服务。因此,在后疫情时代,DocuSign 的发展仍然值得期待。
全球最大自动化电子设计服务提供商:Cadence Design  
Cadence Design 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硅谷 San Jose,是一个专门从事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软件公司,由 SDA System 和 ECAD 两家公司于1988年合并而成。
Cadence 的电子设计自动化产品涵盖了电子设计的整个流程,包括系统级设计、逻辑综合、功能验证、IC 综合及布局布线等,全球知名半导体与电子系统公司均将 Cadence 软件平台作为其全球设计的标准,其完整的产品链条,可服务于电子行业的全部环节,一大批电子行业的明星企业,如苹果、三星、惠普、戴尔、爱立信、华为等都是 Cadence 公司的客户。





Cadence Design,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理解这家公司的重要性呢?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芯片设计最上游、壁垒最高的部分,目前也是中国芯片产业最薄弱的环节。EDA 出现之前,传统芯片设计人员必须通过手工完成设计和布线等基础工作,随着数据的快速扩张导致计算量的极限增长,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复杂度,已经远超人类设计仿真的控制极限。而通过 EDA 工具,工程师得以将程式码转化成为实际电路设计。在芯片设计中,任何环节的丝毫差错,都可能导致巨大的财务损失,而 EDA 的出现,能够将此成本缩减超百倍。
对于我国的华为、中兴来说,目前仅有 Cadence 和 Synopsys 两家美国设计工具供应商有能力提供它们开发先进晶片所需的工具,这两家晶片设计软件公司基本能提供所有 IC 设计公司所需要的工具,可以说,在目前中国市场上,没有厂商能难取代 Cadence 的晶片设计能力。
图 cadence design 的财务走势及预测,图片来自yahoo finance
2020年第一季度,整个 EDA 行业的收入增长了3.5%,从2019年同期的26.1亿美元增长到27.0亿美元,分析显示 EDA 行业的增长速度比整个半导体行业还要高3%。而从 Cadence 的表现来看,近年来其营业收入不断增长,第一季度收入为6.18亿美元,高于上一季度的5.77亿美元,其疫情期间保持增长的重要原因也在于,EDA 设计产品是可以在家中远程完成的事情,受冲击不大。
而目前在 EDA 行业内,三座大山分别为Synopsys、Cadence和Mentor Graphics,随着5G、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分析师认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将迎来下一个高峰期,届时,相信 Cadence 也不会缺席。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进口丨海淘日货vs赴日采购,是博弈还是互补?

上一篇:兰亭集势发布Q2财报 实现上市以来单季度最高营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36氪出海

脱胎于中国领先的新商业媒体36氪,「36氪出海」将为大家一站式地提供出海的好内容,服务出海创投生态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