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周末读书

德外5号 2020-05-31 1


   
           

内容简介


《删除》讲述了遗忘的美德,为读者展现了大数据时代的取舍之道。


《删除》洞见了“被遗忘的权利”,回溯了人类追寻记忆的过程。如今,数字技术与全球网络正在瓦解我们天生的遗忘能力——过去正像刺青一样被刻在我们的数字皮肤上,遗忘已经变成了例外,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就是把有意义的留下来,把无意义的去掉。只有理解了在大数据中,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判断这种需要,才能举一反三地明白到底为什么要去掉那些不需要的。


《删除》开启了一场关于“遗忘”的热烈讨论,让我们始终记得遗忘的美德。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信息人类该如何取舍,怎样才能构建一个积极而安全的未来。


         
           

作者简介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nberger),被誉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现任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研究所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信息监管科研项目负责人、新加坡国立大学信息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一百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在《科学》《自然》等著名学术期刊上。


舍恩伯格发表了很多有关大数据的经典言论,包括“世界的本质就是数据,大数据将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人类测量、记录和分析世界的渴望”“从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的思维变革才是大数据的关键,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才是大数据的核心”等。


           

目录


第一章 当遗忘变成例外,而记忆成了常态:大数据时代的隐忧            
第二章 遗忘,人类的天性:人类记忆的作用与演进            
第三章 世界已经被设置成记忆模式:数字化记忆发展的4大驱动力            
第四章 一个没有安全与时间的未来:数字化记忆的两大威胁            
第五章 来一场“互联网遗忘”运动:应对数字化记忆与信息安全的6大对策            
第六章   给信息一个存储期限:应对数字化记忆与信息安全的关键对策            
第七章   让遗忘回归常态: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的未来            


         

精彩书评


大数据刚刚兴起,在你被数据灌满之前,先教你如何删除,省得你的硬盘和大脑,在数据海啸到来后,成了无用信息的垃圾场。这就是《删除》的意义所在,大数据因有意义而变得智慧。删除的高境界,就是不删除,也就是知道你需要保留的东西。

——姜奇平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


网络现已成为人类社会共有的大脑。与人类大脑不同的是,人类可以选择性地将不喜欢的东西放在难以提取的角落,而网络则不会。所以网络已经成为塑造我们生活方式的双刃剑。我个人选择积极地利用这把剑。

——李淼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删除》对遗忘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进行了广博而又深远的剖析,同时也解释了遗忘如何因为数字技术和全球网络的发展而从常态变成了例外。这本书值得所有人阅读。

——保罗·施瓦茨 国际著名信息隐私权专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教授


维克托的论述十分精彩,技术已经减弱了我们的遗忘能力,这一变化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删除》提出了一个我们从战略上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激发了一场我们必须要进行的辩论。

——劳伦斯·莱斯格 斯坦福大学互联网与社会中心创办人,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


《删除》是一本信息量极其丰富又令人愉快的书,是一本你看后将不会遗忘的书。《删除》提供了一种彻底但又富人情味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在数字痕迹被终生保存的世界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约翰·希利·布朗 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信息的社会生命》作者


因意义而智慧——

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序


         
大艺术家罗丹说,什么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删除,就是当大数据这堆石料越来越多后,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去掉不要的,为的是让雕像留下来。雕像就是意义所在。          

         
简单地说,大数据的取舍之道,就是把有意义的留下来,把无意义的去掉。            

         
《删除》这本书的缘起,是2007年作者偶然产生的“有权被遗忘”这个灵感。作者的一位朋友向他鼓吹计算“无处不在”,他反其道鼓吹遗忘的重要,也就是不要让数据“无处不在”。          


大家都有这种体会,信息少的时候,脑子还清楚;等到信息爆炸后,脑子反而乱了。《删除》这本书,象念经似的,翻来覆去就在重复两个词:记忆、遗忘。           


这不奇怪,因为记忆与遗忘的斗争,构成了数据的核心矛盾。正如作者所说:“在数字时代,或许人类发生的最根本的改变,就是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已经反转了。将信息提交给数字存储器已经成为默认状态,而遗忘则成了例外。”           


过去数据过少的时候,想记、该记的没记下来;将来数据过多的时候,想忘、该忘的忘不了。大脑就象仓库一样,没用的东西占的地方太多了,就要清一清。《删除》就在教你如何清扫大脑内的垃圾。          

         
作者写这本书,是为了向你说明“怎样才能够确保在数字时代的未来我们还会记得遗忘的重要性”;并为此“恢复我们遗忘的能力”。也就是不要让乱七八糟的东西过多占据我们的大脑和硬盘。教给你的,相当于罗丹的石料去除术。          

         
意义是决定哪些数据值得保留(记忆),哪些数据需要删除(遗忘)的根据。验算一下,罗丹在雕塑的时候,不是在做刀削面,不是为了把东西全去掉完事,而是为了一件正事,这就是雕出像来。          

         
大数据只是客体,本身并不能决定自己有用还是没用。有用还是没用,是相对于主体来说的。对人有意义的数据,就是雕像,就是该保存的回忆;对人没意义的数据,就是应去掉的石料,就是该删除的垃圾。对这个人有意义的,对那个人可能没有意义。因此,不同的人,要根据自己认同的特殊意义,来决定数据的取舍。              

         

智慧与非智慧,是取舍的结果。取有意义的,舍无意义的,叫智慧;取无意义的,舍有意义的,叫愚蠢。大数据因有意义而变得智慧,这就是取舍中“取”这一半的道,它是《删除》说的“舍”的那一半道的所以然。合在一起,才是取舍之道。


进一步,取之有道,这个道可以点破了说。就是要明白在决定遗忘什么的时候,先明白到底要回忆什么。其中的道,在于柏拉图意义上的回忆。


其实,回忆与遗忘,是欧洲文化中一个经典隐喻,有特别的含义。例如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谈的记忆与遗忘,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对柏拉图来说,真正的回忆,不是对现世的回忆(即一件事一件事的回忆),而是对彼岸的回忆(即对“人是什么”的认同,也就是对意义的认同)。他在《斐德若》中说“见到尘世的美,就回忆起上界里真正的美”。


还原到现实中来,就是各种回忆中与自己的存在意义最息息相关的回忆。在数据这堆石料背后,真正存在的“雕像”,就是人的意义本身。


罗丹心目中的雕像,反映的正是他所认同的意义。他根据这种认同,来决定“删除”哪些石料,那一定是同意义无关的。


同样,在未来的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罗丹,他只需要保留那些可供“回忆”有意义事物的数据,而删除那些无意义的数据。他删除的对与不对,有效与无效,全取决于他是否认识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认识你自己”这句阿波罗神庙上的箴言,应该成为删除行为的真正标准。


在现实中,意义又在哪里呢?可以说,在大数据时代之前,意义只存在于个人的心中,是以一种极业余的方式存在。我们这个世界可以分为物质功能的世界、货币价值的世界和意义的世界三个层面,前两个层面中,我们都充分专业化了。但在最后一个世界中,我们还是业余的。


大数据就是要帮助我们把意义的世界,建成一个专业化的世界,让我们可以专业地、内行地把握意义。


举例来说,智慧城市凭什么智慧呢?当然不是靠数据的堆积就可以变得智慧,而是让住在里边的人更加满意。


所谓满意,就是满足意义。怎么让意义的满足这件事变得专业化呢?业余的方法是让老百姓四年或十年才表达一下他认同的意义是什么;专业化的做法是让老百姓七天乘二十四小时,都可以用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选项,对城市服务者打分,让他们时刻使自己明确自己做的事,同要实现的宗旨,要满足的意义,还有多大的距离。


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意义的赋值者。才是剔除了无用的石料后,留下的思想者本身。才是大数据背后的意义所在。


删除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删除,也就是知道你需要保留的东西。 


编者按:

序言作者:姜奇平,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进口丨海淘日货vs赴日采购,是博弈还是互补?

上一篇: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TikTok成为全球“最吸金”移动应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德外5号

CTR媒体融合研究院官方账号.作为中国第一家专注于媒体融合的研究院,集结国内外一线专家学者,媒体、互联网操盘手,为传统媒体探求破冰之路,解决之道;为互联网企业找寻与媒体基因的融合之法,跨界之路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