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Facebook、Instagram:被媒体怼出内伤,可它们依旧是品牌的香饽饽|德外视窗

德外5号 2019-11-14 1

来源:Digiday

作者:Kristina Monllos, Digiday Editors

编译:苟于清

长期以来,Google和Facebook等数字渠道都是媒体的重要流量源头,它们带来了众多读者,却只拿走相对微量的回报,但这样的理想国难以持续到天荒地老。


随着一些平台开始调整信息呈现的算法,不少媒体尝到了苦果,乃至彻底失去影响力,这也给媒体敲响了警钟——平台不一定靠得住。不同于新闻从业者的转变,品牌方对于各平台的态度则没有太大变化,甚至对某些特定平台更为钟情。



     

媒体与平台:心存怨念,却难以舍弃      


媒体或许不再信任平台,但显然当下的它们依然需要平台带来的利益。Digiday针对119家媒体的最新调查指出,广告仍是媒体目前最大的营收来源,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战略重点,平均有50%的收入来自直接售卖的广告,而用户订阅创造的收入则只占20%。      


注:排在收入前三位的均是广告,即直接售卖的广告(50%)、程序化广告(36%)和视频广告(27%),接下来分别是订阅、品牌内容、活动、机构服务、销售产品和联合营商。(来源:digiday.com,下同)      


在自家网站之外,媒体主要依靠两类平台来吸引受众和售卖广告,即新闻平台和社交平台。前者包括Google优化移动页面(AMP)、Facebook即时文章和Apple News,它们会为媒体提供流量和广告收入,却把用户数据紧紧攥在手里。后者则包括老牌社交平台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较为新潮的Snapchat、TikTok等,近来Facebook和Instagram的算法调整让有些媒体损失了高达75%的流量,但哪怕只剩1%的流量也绝不能轻言放弃。调查指出,92%的媒体会在平台上发布内容,最偏爱平台的是体育和娱乐媒体,商业、金融和科技类媒体则稍显高冷。


注:总体而言,92%的媒体会在各类平台上发布内容,由于这一过程需要人力,小型媒体中仅86%得以实现,大型媒体使用平台的比例则是100%。


数据显示,超过70%的媒体会通过Google AMP发布内容,高居新闻平台的渗透率榜首,选择另外两个新闻平台的媒体则少于整体的一半。对于不同体量的媒体来说,大型媒体对新闻平台更为倚重,多达90%的报道通过Google AMP发布,使用Facebook即时文章和Apple News的比例也超过了60%。      


注:大型新闻机构的内容传播渠道更为多元,小型媒体首先舍弃的是Facebook即时文章和Snapchat。


社交媒体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超过80%的媒体选择同时在Facebook信息流和Instagram上发布内容,但具体方式可能有所差异。欧洲最大数字出版社Axel Springer旗下成员表示,约有50-60%的新闻报道会在Facebook上同步,而媒体暂时难以从Instagram上获取广告收益,因此只把它视为打造品牌知名度的场所。社交平台新贵Snapchat近期在尝试吸引更多媒体入驻,但只有约1/3的受访媒体曾用它来传播报道。


注:各类媒体的首选都是Facebook信息流,运动类媒体倾向于Google AMP,娱乐类媒体偏爱Instagram,对Snapchat的接受度也是最高的,新闻媒体对Apple News的使用率较高。


2018年,在满分是5分的前提下,媒体对平台投资回报能力的平均打分仅为1.5分,只有Facebook的分数勉强高于2分,而今年媒体的评价甚至比去年还低。仅55%的受访媒体表示,它们对平台的效用感到满意,而认为平台创造了价值的媒体几乎不到一半。此外,分别只有38%和33%的媒体满足于Google AMP和Facebook信息流带来的投资回报率,而这已经是所有平台中满意率最高的两家。


注:媒体对平台的投资回报率满意度很低,Instagram、Facebook即时文章、Apple News和Snapchat的满意率仅在1/5左右。


大型媒体尤其想要diss(网络语,意为语言攻击)它们的平台合作伙伴,虽然也有一些媒体称平台推动了数字渠道的创收,但整体来看,年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的媒体对平台最为不满。有业界人士表示,虽然觉得没啥价值,还是得坚持在平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因为媒体总是需要尽可能地拓宽渠道。

注:随着媒体规模增大,它们对于平台的满意度逐渐降低,也许是投入了更多人力和时间的机构期待更高的回报。


媒体最有微词的是,平台的投资回报率在随着时间下降,而非理想中的增长。今年报告Facebook信息流的投资回报率下降的受访媒体是报告上升的3.5倍,Facebook即时文章也没好多少,唯一让媒体看到希望的是Google AMP,它的千人成本(CPMs)提升推动了投资回报率上扬。


注:认为今年Google AMP、Apple News和Instagram投资回报率上涨的媒体更多,而Snapchat、Facebook即时文章和Facebook信息流则被看衰。


     

品牌与平台:看好前景,稳定投入      


Digiday也调查了品牌方的营销者对于各平台的最新态度,在与67位相关人士探讨后发现,大多数人在今年维持了较为稳定的平台营销策略,涉及的渠道包括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平台、亚马逊等零售网站和电视等等。      


在一众表现平稳的平台中,Instagram突出重围,成为了营销发力的重点,多达54%的受访者都增大了在Ins平台上的营销支出,背后原因或是Story这类内容形式可以提升广告传达率,品牌方则根据业绩优化了预算。      


注:2019年品牌方花在Facebook和Instagram的广告费用都有所提升,尤以Ins为胜。


相较而言,YouTube的营销增速似乎正在放缓,大多数品牌选择维持以往的投入水平,增加支出的占比只有29%。一方面是YouTube上出现的一些品牌安全问题令人却步,另一方面,随着OTT和程序化视频广告的增长,视频层面的广告竞争比以前更为激烈。      


注:营销者对YouTube和其他社交平台(如Snapchat、Pinterest、Twitter)的态度类似,主要都保持了和往年差不多的营销支出。


在展望未来的营销效果时,整体来看,品牌方对Google更有信心,约60%的受访者认为Google平台足以推动营销成功,看好Facebook和Instagram效用的营销者则占到34%左右。      


     

注:营销人员对于Facebook的营销前景还是比较看好,有2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有信心。


注:Instagram比Facebook更受人青睐,仅有1%的品牌方对它完全没有信心。


注:Google的数据可谓一骑绝尘,大部分受访者都认为它的营销前景一片光明。



注:YouTube和其他社交平台、电视以及其他展示型广告的“金主”缘则没那么好,在营销者看来多少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今年零售网站也成为了一大流量来源,但品牌方对它们的效果还抱有怀疑,28%的被访者表示对亚马逊有或非常有信心,而对沃尔玛、Target和eBay等其他零售网站持有较强信心的人约只占到4.4%。毕竟,零售网站的传播布局方兴未艾,营销人员或许还需要多观察一段时间,而信心不足并不意味着缺乏兴趣。      


转载引用声明:      
请原文转载或不加修改地引用文中数据、结论及数据说明,并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任何自行加工与解读均不代表CTR观点,对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CTR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进口丨海淘日货vs赴日采购,是博弈还是互补?

上一篇:炸了, 亚马逊Request a Review今天卷土重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德外5号

CTR媒体融合研究院官方账号.作为中国第一家专注于媒体融合的研究院,集结国内外一线专家学者,媒体、互联网操盘手,为传统媒体探求破冰之路,解决之道;为互联网企业找寻与媒体基因的融合之法,跨界之路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