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排序,变了!



据海关总署9月8日发布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6%。其中,出口10.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9.18万亿元,增长0.8%;贸易顺差1.77万亿元,扩大46%。



  如何看待这份“成绩单”呢?从总量来看,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盘子”增长3.6%,幅度不是特别大,但由于出口增速快于进口增速,使得贸易顺差扩大幅度达46%,非常显著。原因何在?这需要从“盘子”内部结构变化去看成因,其中涉及三个维度:第一是跟哪些地方做的买卖,第二是哪些品种的买卖,第三是哪些贸易方式。


  从贸易伙伴来看,世界经济对中国依存继续加深。今年前8个月,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是欧盟、东盟和美国,中国对它们出口分别增加11.8%、15.7%、-3.7%,进口分别增加6.7%、6.9%、-23.5%,顺差分别扩大22.9%、65.4%和7.7%。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对华出口大幅下降,美国已从一年前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下降到第三位,被东盟超越。中国对三大贸易伙伴的顺差都在增长,说明中国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程度继续加深。


  从贸易品种来看,中国对世界中高端产业贡献加大。贸易品可以分为原材料和制成品两大类型,而制成品又可根据其所处产业链位置区分高中低端,贸易品结构可以反映一国的产业结构。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原材料中,铁矿砂、原油、天然气等进口总金额均出现较大幅度增加。在中国出口中,占比最大的是机电产品,前8个月出口额增长5.6%。与此同时,中国机电产品进口下降3.1%。可见,中国贸易结构中,原材料同时受到进口量与价格因素影响,总支出增速较快,而中高端制成品进口则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中高端制成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说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对中高端产业的贡献度持续上升。


  从贸易方式来看,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上升。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种贸易方式占中国贸易总额的约85%,虽然只是报关类型不同,但反映出来的却是“干的什么活”:加工贸易可以理解为“替人代工”,而一般贸易则可以理解为自主产品买卖。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双下降而一般贸易出口较快增长、进口较慢增长。说明中国产业结构中“替人代工”的工作在减少,自主产品在增加。



  上述三个角度综合起来,可以构成一幅中国经济在世界格局中的变化图景:全球中高端产业中,“中国制造”的身影越来越多,中国市场开放的大门也越开越大,与此同时,中国对那些以出口原材料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越来越重要的贸易伙伴。面对今年前8个月风险与不确定性都在上升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经济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这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客观写照。而个别企图人为制造与中国经济隔阂的国家,则正在错过搭乘高速运行的“中国列车”。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进口丨海淘日货vs赴日采购,是博弈还是互补?

上一篇:PopSockets:我不只是简单的手机配件商 |年收入超过20亿的秘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小马看跨境电商

在跨境电商圈拥有30万粉丝,为您链接全球跨境电商资源!坚持分享行业干货,为大家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服务,业务范围会涉及到投资、培训、会议、猎头、咨询服务等等,您的转发是我最大动力!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