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物流包税渠道,卖家们可咋整?


没有了物流包税渠道,卖家们可咋整?

2017-08-15 货兜 跨境电商鹰熊汇 跨境电商鹰熊汇


据内部消息,9月30日之前亚马逊英国站要求卖家必须提供VAT税号,否则就要关闭一批没有VAT税号的亚马逊账号。近期发往英国的亚马逊FBA货物,由于缺少真实的卖家VAT账户信息而遭到海关扣留甚至退运的事件愈加频繁。

 

昔日的物流包税渠道,或将迎来一次大洗牌。

 

一、你来了总得留下点什么吧?

 

英国税务局(HMRC)最新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6年,英国网络零售额占比从13.5%增长到23%,但是每年却有131亿英镑的增值税未被缴纳。相当于英国整体税收缺口的40%,其中很大一部分缺口占比来自跨境电商。

 

从今年4月份开始,亚马逊就对卖家VAT税号进行了抽查。英国税务局可以直接从亚马逊后台调取卖家的销售记录,并给查到的卖家发送查账信。税务局有权命令亚马逊关闭卖家账号,并追究卖家逃税的责任。

 

很多卖家总是会拿中国国内的电商环境来做对比。觉得申请个店铺,上传几个产品就可以开卖了,哪有那么多规矩。什么侵权、认证、缴税压根都不用考虑那么多。看来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那些年野蛮生长阶段的某宝的影响。

 

在国内目前税制和监管制度都在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电商卖家依法缴税是迟早的事。在欧美国家,税收法规和监管制度本身就比较健全了,企业和个人依法缴税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如果都去偷税漏税,那人家政府机构就得关门啦。

 

二、低价和逃税正在毁掉你自己


很多的跨境电商卖家对于目的港的税收政策缺乏足够的认识,又不愿意去花太多的时间了解。索性对物流公司提出了双清包税的all in运价的强烈需求。一方面是基于准确定价及核算运输成本的考量,另一方面说直白一点也是为了换取成本优势。

 

控制成本的思路固然没错。可是如果一味把控制成本的方向都对准了节省运费和关税,最终可能会得不偿失。而且跨境电商的模式优势也不应该是建立在靠偷税漏税来获取利润。

 

对于很多中小卖家来说, 大多都还处于求生存的阶段。很多人为了控制成本的考量,都会选择目的港使用货代公司的进口商资料和VAT信息,由货代公司为其提供双清包税到门的一条龙全权代办服务。

 

那么问题来了,既要运费价格低,又还不想缴税或者少缴税。那到底怎么操作呢?简单的办法就是低申报或者干脆还有人直接杜撰一个VAT,更有甚者盗用别人的VAT。总之包税的江湖,水太深。很多人游到一半就不见了踪影。

 

三、劣币不会永远驱逐良币种


英国政府也要求让物流公司对客户的VAT是否合规问题负责任。当地的海外仓和转运中心需要在2018年前进行登记。物流公司必须证明已经查实卖家是否合法登记并注册了VAT账户信息。

 

在电商平台和目的国海关不断要求卖家用自有的VAT来如实申报和缴税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昔日里那些价格低到冰点的物流包税渠道的大洗牌。这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或者跨境物流行业短期内虽是阵痛,但是有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眼下很多中小电商卖家肯定会由于需要注册海外公司和申请VAT而导致后续成本的增加,利润势必会受到影响。同时,正规注册和缴纳VAT,后续也可以去合理利用进项和销项抵扣的差额纳税原理来申请退税,合理规避税务成本。

 

对于很多大卖家来说,大多都想往资本市场靠拢,企业税务和财务的规范化至关重要。很多大卖家本身就拥有海外公司主体和VAT。整个市场的统一规范化,更有利于大家公平有序竞争。

 

当目的港海关政策收紧,平台越来越规范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往日的各种五花八门物流包税模式的一次大洗牌。短期内很多公司会面临渠道的重新布局和调整。长远来说是对货代行业潜在风险的适度规避。

 

、未雨绸缪,包税渠道没了怎么办?

 

应对市场变化,提供准确需求一直是货兜的强项。试想,再过几个月后,当你赖以为生的包税渠道走不通了,怎么办。未雨绸缪,才不会自乱阵脚。

 

早在英国站强制申请VAT政策的消息不胫而走的时候,货兜已经在精心筹备:现在平台已推出多条可使用自有VAT报关清关的欧洲专线渠道:



只有清晰熟知目的港海关政策,规范化申报流程,才能降低货物被海关查扣或者没收的风险。如果说欧洲站使用自有VAT清关已经是大势所趋,那么未来其他站点、其他平台将也终将迎来更严苛的税务调整。所以,与其纠结要不要去注册、如果没有该怎么办这类的傻问题,把提高渠道发货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这件事做到极致永远不会错。

 

特约撰稿:王永强

 

 

如需要查找更多优质渠道请登录货兜官网了解更多跨境物流资讯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最新跨境资讯、优质渠道专线推荐、最新跨境电商干货通通在这里。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进口丨海淘日货vs赴日采购,是博弈还是互补?

上一篇:狂热的《权力的游戏》衍生出在亚马逊上的热卖产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跨境电商鹰熊汇

专注跨境电商和跨境电商内幕、跨境电商干货、有价值的跨境电商行业信息,打造热衷于跨境电商的从业者、跨境电商爱好者的信息交流平台。为跨境电商架起资源交互的平台,让全世界的跨境电商快乐沟通!开放、分享、共赢!是鹰熊汇这个领先的跨境电商社群的宗旨。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