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卖家如何备战2017年终购物季?
Simon:卖家如何备战2017年终购物季?
2017年终购物季,亚马逊卖家该如何准备?日常的促销活动、选品、打造爆款、备货等又该从哪里开始?,亚马逊卖家盛世网络科技总经理Simon做了如下分享: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然而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一年没有四季,只有旺季和淡季。旺季如何选品、备货,做了准备还是来不及出关,这个时间怎么算才准......简直焦头烂额!
作为扎根跨境电商14个年头的老司机,Simon对于如何应对旺季自成一套。
从海量的SKU的铺货模式慢慢的转变为精细化运营模式,Simon正在把跨境电商的运营做成模块化,标准化,并且尽可能把每一个运营环节做到极致。
旺季选品关键词:TOP100
Simon这几年建立过很多很复杂的数据分析模型,他发现一些主流电商平台的数据对于分析当地电商市场具有很大代表性。以美国为例,亚马逊和eBay已经占据了美国当地电商平台的70%-80%的份额,其实已经能代表整个美国的电商市场了。
怎么分析平台数据呢?最重要、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找出平台TOP100商品,再做仔细分析。Simon将选品的品类分为三大块:
(1)季节性产品
电商销售的旺季就相当于国外的节假日,比如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之类,这种阶段性有时候就演变成季节性。卖家可以参考当季或是节日的相关产品,参考这些类目的TOP100,找出之后拿自己的产品对比分析,是否与当季或节日具有相关性,有相关性之后看独特优势,继而分析是否存在利润空间。
(2)非季节性产品
非季节性产品则需要参考熟悉的类目,比如说汽配品类中比较熟悉汽车灯,然后从汽车灯类目里面找出TOP100的产品,再找出自己相对有优势的产品。
另外卖家可以逐个分析TOP100的产品,很快就能判断出在国外的消费者对这类型产品的价格接受程度是多少,从而也就可以确定自己的定价。
(3)新品
新品方面,卖家可以参考各大电商平台的TOP100,他们一般都会推出最近趋势上升很快的新品。然后就可以在这些新品库里面找出一些品类,选择自己有资源的产品去进行旺季销售。
旺季备货:备多备少都是麻烦!
旺季比较困惑的就是库存的把控,货备多了,可能造成库存挤压,到时候需要低价清货;如果货备少的话,就可能断货,那么之前做的准备都白搭。
旺季备货需要提前很长时间准备,特别是有一些生产周期很长的产品。比如一些餐具,或是一些汽配的大件,工厂是需要排单的。这些产品工厂的生产周期基本上大概是三个月到四个月左右。提前开始下订单,提前开始备货,才可能赶得上销售旺季。
因为一个产品除了生产周期,还有物流时间消耗,比如两道海关,甚至进海外仓都要排队。据Simon的经验,过去有些好卖的产品就卡在海关上,他只能无可奈何看着排名往下掉。
那么应该如何计算备货的时间和数量呢?
季节性的产品:数量上来说,卖家可以按照TOP100里面产品的一个象征趋势,利用很多工具可以分析它的销量的上升趋势,按照趋势起码得备两到三个月的库存量。
非季节性的产品:非季节性产品的销量是比较平稳的,因此库存稍微好把控一点。
有个简单的计算公式:产品生产周期+运输时间。
寻找漏洞只是一时之快,做好运营才是长久之计
Simon表示,在运营方面,只要是卖家能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做到位了。中国有很多好的产品,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
了解平台的规格和钻研平台漏洞,还有销售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不要过分的钻研平台漏洞。尽管每个平台在成长期有各种各样的漏洞,卖家可能一时尝到甜头。但它也在不断收纳消费者的反馈,也在不断的补封漏洞。
寻找漏洞只是一时之快,做好运营才是长久之计。而一个优秀的运营团队,需要具备以下五种能力:
一、是任何产品不限平台销售;
Simon认为,各大平台只是代表一个类型的消费群体,像亚马逊有亚马逊的群体,eBay也有他的消费群体。因此不限平台销售可以极大程度扩大受众范围。
二、精准定位产品;
无论什么类目,通过市场的大数据然后找到受众和定位。比如餐具产品,了解市场数据之后,找到这个餐具热销的类目,并从中找到它的热销产品,最后确定它的价格区间。
三、有效突出产品卖点;
四、产品短时间曝光;
五、有效处理客服的问题。
【福利】6月30日,VC商学院亚马逊“引爆转化率”专题班将在深圳北正式开课,详情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组团还有优惠哦!
更多2017备战旺季策略,可扫描上方二维码订阅获取。想与亚马逊招商经理面对面,进入圈子→招商即可。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