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眼镜电商网站爆红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北美眼镜电商网站爆红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跨境屋Can哥 跨境电商跨境屋

一副中国制造的眼镜,如何通过互联网的力量畅销北美?


2010年,四名沃顿商学院大学生,通过学校的创业孵化计划拿到的 2500美元启动资金,在宿舍创立了Warby Parker眼镜品牌。他们把这个公司成立的故事写在了官网上:


每个创业的想法都始于一个问题。 我们很简单:眼镜太贵了。 当我们中的一个人在背包旅行中丢失眼镜时,我们才是学生。 替换它们的成本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他在没有它们的情况下度过了第一学期的毕业学校,眯着眼睛抱怨。 (我们不建议这样做。)我们其他人也有类似的经历,我们惊讶于找到一副没有让我们的钱包裸露的眼镜架是多么困难。 有其他选择吗?事实证明有一个简单的解释。 眼镜行业由一家公司主导,该公司能够人为地保持高价格,同时从没有其他选择的消费者那里获得巨额利润。我们创办Warby Parker来成为这个替代方案。


简单来说,他们做一家公司,眼镜的售价降下来,同时获得持续的销售。


这家要通过互联网改变眼镜行业的公司,2017年销售额超过 2.5 亿美元。至今累计融资金额达3亿美元,估值17.5亿美元,是眼镜电商细分领域独角兽。


Warby Parker,成为了互联网时代消费品品牌快速成长的典范!如果Warby Parker的成功能复制,消费类产品领域的颠覆浪潮将会全面到来!


眼镜品类是一个在电商市场很有潜力的品类。中国眼镜产业集群成熟,供应链有保障,成本相对低廉。眼镜的轻便非常适合物流,时尚类眼镜产品新品迭代速度快,能持续带来复购。有调研显示,美国和加拿大人口规模在3.5亿左右,差不多每四个人每年就买一副眼镜。线下零售店中眼镜架的平均价格118美元,价格空间较大。


所以,Warby Parker选择眼镜市场,从电商独立站开始运营,思路是非常正确的。


事实上,这几年国内也有多家跨境电商公司,做北美市场的眼镜电商独立站。眼镜这个品类,电商市场的容量和用户接受度都已经验证。


但是,当时美国眼镜电商市场份额1%都不到,几位创业者为一个想法坚持下来,是有相当勇气的。


为了体现公司的创立目标,在产品定价策略上,Warby Parker把处方眼镜定价在$95起,而竞品大多在$200、$300以上,一步锁定价格对标优势。


为了达成低价,产品设计方面下了很多功夫。Warby Parker有专业设计师负责眼镜设计,保持一贯设计风格,也为公司节省授权开支。公司售卖的眼镜款式较少,主打经典复古款式。材料是二醋塑料级醋酸纤维素,来自一家意大利家族企业,镜框在中国装配。为使供应体系更加灵活,Warby Parker后来在纽约建了实验室负责装嵌镜片等收尾工序,及时响应终端需求变化。


Warby Parker还为产品创造了故事,每款眼镜都自带传播属性,例如一款眼镜有个文艺的名字“Japhy”,寓意是当代智者(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取自杰克·凯鲁亚克《达摩流浪者》书中一个主人公贾菲的名字。


Warby Parker主要通过自营电商销售,最独特的体验,是Warby Parker让顾客在它的官网上挑选最喜欢的5副眼镜,并从免费寄上门的这 5 副眼镜中挑选其中的一副或几副,不要的则退回来。



Warby Parker的上线更是非常具有戏剧性!2010年2月15日,WarbyParker.com正式上线。时尚杂志GQ采访了WP的创始人,然后写了一篇文章,文章把Warby Parker称为“眼镜界的Netflix”。幸福来得太突然!在文章发布后的48小时内,他们收到“洪水般涌来的订单”(so flooded with order)。坏消息是,WP的等候名单上已经有了2万个消费者。好消息是:只用了三个星期,就完成了一年的销售目标!



至此之后Warby Parker无比注重服务、体验。


在营销上Warby非常注重社交媒体传播。例如,Warby专门做了一系列狗狗眼镜设计,“Warby Barker系列”,(Barker和Parker语音接近,一语双关)。实际上,这是一档愚人节档期的营销推广活动,因此获得了大量关注和传播



老板还经常在类似Fast Company这样的创业媒体上露面,保持企业曝光,也能吸引金主,继续获得融资。



互联网和电商的力量,为新兴消费品品牌的诞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美国本土崛起的消费品品牌,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未必马上就能把故事营销、内容营销、社交媒体分享做到和它们一个段位。但不久的将来,这个差距将会越来越小。在海外市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全球消费品电商品牌迅速崛起!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进口丨海淘日货vs赴日采购,是博弈还是互补?

上一篇:流量!转化!Amazon Business又放大招啦!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跨境电商跨境屋

跨境电商,跨境电商免费招聘,跨境电商免费公开课,跨境电商万人专业社群,跨境电商万人群组,跨境电商出口和跨境电商进口平台。跨境电商干货,跨境电商亚马逊和跨境电商速卖通。跨境电商跨境屋 跨境电商ebay 跨境电商wish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