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聊电商】运营靠测款,你会死得很惨吧!


【老魏聊电商】运营靠测款,你会死得很惨吧!

赢商荟老魏 跨境电商赢商荟
点击标题下「跨境电商赢商荟」可快速关注


赢商荟老魏

跨境电商创业者,资深跨境电商人,外贸(跨境)行业从业15年,有着丰富的平台实操经验,熟悉各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


长期以来,老魏一直践行“行胜于言”的原则,持续精进,累计撰文超过1000篇,分享跨境电商方面的运营经验,总阅读量超过1000万人次。


当前在运营亚马逊平台的同时,其主讲的《亚马逊实操全阶课程》已举办47期,为行业输送超过2500名运营实操人才,为跨境电商创业者精心打造的为期90天的《亚马逊精英孵化营》已开展7期,深得学员的认可。


本文为"老魏聊电商"系列第1082篇原创文章,如需转载,烦请注明来源"赢商荟-老魏",深表感谢。


有卖家询问:老师,怎么做测款呢?

我懵逼。

什么叫测款?我反问。

“就是一个产品上架之后试销的过程呀。”读者解释。


我是听明白了,可是对于我来说,我真的不太理解所谓的试销过程指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进行试销。

对于亚马逊的运营,我一直秉持的观点就是“精细化选品,精品化运营”,选择一款产品要经过精挑细选千挑万选,而一旦确定了要做一款产品,我们又会全力以赴的去打造,最后的结果固然有失败的,但还真的没有对任何一个产品抱着“试销”的目的来运营。

亚马逊平台需要精品化运营是人所共知的,打造畅销款和爆款也是每个卖家所追求的,卖家数量在增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运营还要考测款,这简直和靠天吃饭差不多了。而差别是,靠天吃饭还可能有风调雨顺的时候,靠自然的流量和订单来测款之后决定卖哪一款产品则几乎没有一丝成功的希望。

不过为什么还有不少人要考虑进行测款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在选品阶段没有花费心思,选品随机了,后面自然就需要交学费了,随意的选出一大堆的产品,每款都发很少量到FBA仓,然后,任由其自生自灭,活下来的,就成了自己测款成功的,而没有销量的,就清仓处理,赚到那点钱贴补在清仓的更多的产品上,终于,顺利的达到了亏损的结果,而自己还由此得出来一个结论:亚马逊越来越难做了!

亚马逊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事实,可是毕竟还有人做得挺好的呀,为什么你却做不好,没有其他的原因,无非是自己的运营思路和方法不对罢了。

和运营靠测款相反,精品化选品,精细化运营,全力打造爆款的运营思路又会怎么样呢?

在精品化运营和追求爆款的运营思路下,每一款产品产品在选品阶段你就必须经过多个维度的考量,评估市场前景,评估操作难度,参考竞争对手,模拟运营进程,预判利润状况等等,一系列的评估下来,你对产品、市场、打造策略都了然于胸,产品上架,每一步看似是新的,但一步步有条不紊,直至达到自己的预期销售水平,这才是在运营中有的姿态。

而如果能够坚持精品化运营和打造爆款,你会发现,你根本不需要很多产品,少量的几个产品,每个产品都有足够的销量,规划化的采购可以让成本降到很低,物流也有了精心搭配的可能性,既确保时效又保证费用较低,因为产品少,呆滞的库存积压也少,还可以大大提高资金周转率,如此一来,运营的压力就小了,运营的效率就高了,一切都向好发展。这才是我们应有的运营思路。

其实,又何尝是亚马逊卖家才应该谈论爆款?想想苹果,苹果出了很多代,都坚持只有一款产品两个颜色,不分国家不分种族,都没得选,但也正是这么一款产品,却成了世界级的爆款。沃尔玛的卖场足够大,产品选择也很多,可是这些年也同样举步维艰,而Costco呢,坚持只提供3000个SKU,却活出了一个让世界震惊的传奇。

再回到亚马逊平台的卖家来看。传奇一般的Anker,用不到300款产品,做出了近40亿的业绩,Etekcity,用80款左右的产品,做出来年销售额8个亿的业绩。凭什么呢?对每一款产品精挑细选,一旦选定,对每一个产品都是用心打造,选品时就已经看到结果,打造只是为了让结果呈现。

谁说又不是呢?!



热门推荐

亚马逊新规推出,ST关键词该怎么写?

站内广告在螺旋式爆款打造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Prime Day/秒杀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老魏杂谈】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进口丨海淘日货vs赴日采购,是博弈还是互补?

上一篇:首个华人发起的15000公里中阿丝路之旅即将启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跨境电商赢商荟

一直致力于跨境电商行业的资讯提供、资源整合和干货分享,每天推出更多跨境资讯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