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聊电商】关于平台和站点选择,我的理解和建议


【老魏聊电商】关于平台和站点选择,我的理解和建议

赢商荟老魏 跨境电商赢商荟
跨境电商赢商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赢商荟老魏

跨境电商创业者,资深跨境电商人,外贸(跨境)行业从业15年,有着丰富的平台实操经验,熟悉各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


长期以来,老魏一直践行“行胜于言”的原则,持续精进,累计撰文超过1000篇,分享跨境电商方面的运营经验,总阅读量超过1000万人次。


当前在运营亚马逊平台的同时,其主讲的《亚马逊实操全阶课程》已举办46期,为行业输送超过2500名运营实操人才,为跨境电商创业者精心打造的为期90天的《亚马逊精英孵化营》已开展6期,深得学员的认可。


本文为"老魏聊电商"系列第1043篇原创文章,如需转载,烦请注明来源"赢商荟-老魏",深表感谢。



和很多卖家交流中,经常会感受到大家在平台和站点选择上的挣扎。


你说亚马逊好吧,他会询问,为什么不推荐Ebay呢?为什么不推荐Wish呢?为什么不推荐速卖通呢?为什么不推荐那些新兴的平台呢?


即便就亚马逊平台,你推荐他做美国站吧,他又会问,为什么不推荐欧洲站呢?听说日本站也挺好,为什么不可以优先做日本站呢?


问题真多。


我内心的认为是,作为卖家,在平台选择和站点选择上,要考虑几个方面的要素:一、平台公平,二、政策风险,三、竞争环境。


先说平台公平,不同的平台都有各自的平台政策,但政策的公平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后期的运营。


就当前比较主流的平台来说,Ebay虽然老牌,但是整个体制僵化,如果你是大卖家,会被平台当做个宝,给你无尽的流量和包容,即便卖家自己表现一般,结果也可以很好,比如千年不变的大中华区Top 3, Top 50等等,每年鲜见新面孔出现,大卖家当然乐见于这样的局面,可是对于新卖家小卖家,就苦了去了;


速卖通呢?阿里体系下的平台,永远会榨着卖家的血汗,阿里的业绩飙升的速度永远和卖家群体的付出是成正比的,可是你敢说和卖家的成长也成正比吗?在速卖通的卖家群体中,固然有做得好的卖家,但更多的是打酱油的和被打掉牙和血往肚里吞的,想在速卖通上赚很多钱,很难;


Wish呢,如果不让卖家说脏字,我想,大部分的卖家恐怕就只能剩下用“呵呵”来表达了,根本没规则,任性的扣款,贪小便宜的跟卖平台热卖款,随意的加价,规则不完善再加上平台创始人的格局很小,急于收割等等,想在这样的平台上有大作为,真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比较来说,我更偏爱亚马逊平台,在《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宝典》一书中我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我喜欢亚马逊平台的规则的公平性,相信很多人在京东上搜任何产品,只要有京东自营,排名必然在搜索结果的最前面,亚马逊也有几乎一半的销售是自营的产品呀,可是,你搜个产品看看,表现不好,即便自营也同样被置于后面,平台对所有产品一视同仁,你必须表现好才能靠前,你只要好好干就能靠前,多好。当然,我更喜欢的是贝索斯的“想想未来10年什么不会改变”的理论,是的,这虽然是贝索斯在告诫公司内部的,但是,对于我们卖家来说,只要我们服务好客户,我们就可以抓住未来10年不会改变的基因呀。


综上而言,正是因为亚马逊平台规则公平、公正,所以在平台的选择上,我才更倾向于推荐读者优先考虑选择亚马逊平台。


但亚马逊平台是属于分站点运营,美国、欧洲、日本、澳洲等等,该优先选择哪个站点呢?很多卖家说,要选择竞争不激烈的站点呀,比如相比美国站上百万的卖家数,欧洲和日本似乎看起来就好很多,事实真是如此吗?我觉得对于卖家来说,在站点的选择上,你还应该慎重考虑政策风险。


简而言之,美国站固然竞争激烈,但美国门户大开,产品进关容易,少了很多政策性的风险呀,即便现在贸易战的情况下,也没有听说有多少卖家的运营受到严重影响吧,你发的货物还不是照样的畅通无阻的进入到FBA仓了吗?!但欧洲站呢?最近两年来,哪个欧洲站的卖家没有被VAT税的事情折腾过?从不需要VAT税号的经营,到平台建议申请VAT税号,从后台添加税号,到英国、德国税务局要求平台开放数据以便于核实卖家销售数据,从英国的单独发力到现在平台通知卖家在8月31日前必须填写欧洲五国的税号,哪一次的调整不导致一批卖家账号挂掉?哪一次的政策变动不让几乎所有卖家都心惊胆战?


说白了,我们就是想做一个卖家而已,就是想卖点货赚点钱而已,可是,每天为政策事情寝食难安,那还有什么精力和心思做运营呢?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我为什么一直建议卖家要优先考虑做亚马逊美国站的原因了吧?因为只有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下,你才能专心做运营。


接着来谈谈竞争。毕竟,对于大部分的卖家来说,想到美国站,都必然会有一个“百万卖家”在心头萦绕。


卖家数量多,竞争激烈,确实是这样,可是,我想问一句,你真的是和“百万卖家”在竞争的吗?拉倒吧,你也太高估自己了。你是卖鞋的,我是卖包的,咱们不是竞争对手,好不好?!


很多人总是拿着一个卖家总数量来自己吓唬自己,但真心的,竞争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即便再前进一步,你在卖鞋子,我也在卖鞋子,我们俩就成竞争对手了?也未必。自发货的和FBA发货的卖家,竞争也未必对等吧?不同风格鞋子的卖家,也未必直面竞争吧?即便我们两家的鞋子风格相同款式相同,我们就必然竞争吗?还真未必。我排名在前十,你排名在1000,你根本不在我划定的竞争对手清单之内,同样的,如果我排名在1000,而你是Best Seller,说实话,我得有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对你敬仰和仰慕,但几乎没可能去挑战你。如果你能够做这样的拆分,竞争是不是也没你想象的那么大了。


退一步来说,对于大部分的卖家,我们往往是依据于平台的热销产品进行选品的,如果能够在选品中既考虑热销,又考虑避免高度竞争,选择相对偏冷门的刚需产品,是不是可以从源头上就避开了激烈的竞争了?如果你能够选择一个细分的小类目,专注的一头扎进去,不用太长的时间太多的精力,你就成了这个小类目的王者,站在类目的最高处,你还惧怕竞争吗?


所以,对于我们所谓的竞争激烈,我一直深深的记着一句话: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够坚持和坚守的人很少。



热门推荐

从KastKing的店铺看如何在细分类目专注做运营?

“螺旋式爆款打造法”运用中的12点注意事项!

关于自动广告和手动广告,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小卖无需抢热点,努力赚钱最重要

想提高创业成功概率?尝试“事前验尸”法!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进口丨海淘日货vs赴日采购,是博弈还是互补?

上一篇:亚马逊仓库拒绝中国卖家入库?!突然改变包装要求.....中美贸易战受影响类目有那些?卖家是否受影响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跨境电商赢商荟

一直致力于跨境电商行业的资讯提供、资源整合和干货分享,每天推出更多跨境资讯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