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正因为Anker不是跨境电商公司,所以他们才会那么赚钱!


讨论!正因为Anker不是跨境电商公司,所以他们才会那么赚钱!

小马看跨境电商

Anker是谁?我想跨境电商从业者们都应该知道。总部在长沙,主要做移动电源,充电线,数据线,蓝牙音箱等数码周边产品,业务在北美起步,凭借高质量和好服务短时间内获得了不错的口碑,销量在美亚,日亚,欧洲都很可观,市占率也挺高,经常蝉联亚马逊全球移动电源品类销量冠军。

这家公司目前要退出新三板准备IPO,公司原名叫“海翼股份”,现改名为“安克创新


Anker没有神话,可以复制


1、明明可以不用做质量过硬得产品,差不多就行了,偏偏死磕!

2、明明可以跟风卖爆款,却从来不跟,比如说平衡车那么赚钱,Anker打死都不做!

3、明明可以做无数个产品,却从来都将产品的SKU控制在几百个之内。

4、明明….


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得笨,那么得拙劣,但是,Anker没有神话,有的都是稳扎稳打!很多人研究Anker都是从研究他们的listing、产品,如何站外引流,如何做图片,研究他们的关键词如何处理,研究他们的产品包装,研究他们的客户服务,但很少人透过这些战术的呈现去研究为什么他们的公司会有如此多好的员工,最终实现了几乎360度没有死角的运营,难道他们的员工都是天生的运营天才,难道他们的员工天生的就有崇高的品德一定要做好每一件事?

大家都知道他们基本就是招聘大学毕业生,然后自己培训就好,另外好些公司老板透露过,Anker离职出来的员工其实也不是特别好用,其实原因很简单,Anker是一个体系在战斗,很少有通才,员工有的是很好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离开了那个平台到了卖家的公司平台,你以为他们很强大,实际上是Anker公司强大,不是某一个个体强大




因为Anker不是一家电商公司!


这是Anker在其公转书上对自己的定义:

公司专业从事智能移动周边产品、智能生活周边产品及计算机周边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池、充电器、数据线、耳机、音响、扫地机器人等。公司产品为终端消费品,主要销售渠道为亚马逊等境外线上平台、境外线下零售及京东、天猫等境内线上平台。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 和 1108),公司所处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大类下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C3913)”。

Anker给自己的定义:我们不是电商公司,我们是一家以产品为中心的品牌公司!至于在亚马逊上卖,那只是刚刚好做了这个渠道而已


从品牌角度看

1.产品为王:外观设计、实用功能、耐用品质是其基本要素,把产品做到最精最细,质量最好,无售后问题。

2.用户体验度:无论页面上的编辑,图片的拍摄与后期,站外的促销,都做到了精化,真正的运营人员占整个团队的比重较少,更多的是技术团队,产品团队等等,真正的是为了产品体验度努力的一个卖家。

3.设计以及本土化:如果有真正认真研究用户反馈卡和产品外观的人可能会发现Anker走的是纯色简约风,研究过大数据和整体受欢迎的产品的外观风格的时候,最受欢迎的恰恰是这种“性冷淡风”


Anker可不仅仅做“跨境”电商,在公转书中,他们如此披露:

1、区域经销商:负责 Anker 产品在特定区域的市场开拓、再分销和零售业务;

2、连锁卖场和超市:以专业的 3C 卖场为主,如Staples、BestBuy、Radioshack 等;

3、专业销售渠道: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为他们提供定制版的产品并在其终端店面进行销售,如日本的 KDDI、Softbank等。


Anker最重要的资产,就是Anker这个品牌。虽然品牌并没有给予公司更高的溢价,但从费用上看,Anker的品牌知名度给它剩下了不少推广费。

 

  总结:

Anker能积累品牌,这是他们最重要的资产,回头看看我们自己,今天看指尖陀螺好卖,大家都去卖,明天那个玩具好卖,大家又去卖。试问,等你两鬓斑白的时候你能积累下什么?难道那个时候,你还要跟20岁的小孩子拼上货,拼找货?

所以,我们通过对这些大卖的运营思路和成长路线分析,可以看出亚马逊的风口已经变了,靠铺货实现爆单,野蛮生长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小卖家看到的不应该是在大资本面前的绝望,精细化产品运营才是长久之计。

Anker是搞品牌的,但其他电商都是摆地摊的,地摊再多,再大,终究剩不下什么。



动物世界

主演:李易峰 / 迈克尔·道格拉斯 / 周冬雨

猫眼电影演出 广告
购买




给我们评论,告诉我们你的观点!

如何投稿:本公众号接收全球跨境电商相关信息,欢迎

投稿及商业合作请联系:15921373395@163.com

或微信号:Pony-2013


感谢以下企业长久以来的支持,2018一起大吉大利!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进口丨海淘日货vs赴日采购,是博弈还是互补?

上一篇:亚马逊Prime Day来临在即,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实现“霸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小马看跨境电商

在跨境电商圈拥有30万粉丝,为您链接全球跨境电商资源!坚持分享行业干货,为大家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服务,业务范围会涉及到投资、培训、会议、猎头、咨询服务等等,您的转发是我最大动力!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