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这是一种病态!
差评:这是一种病态! 差评:这是一种病态!
A在淘宝买了一件衣服,感觉跟图片得效果不一样,果断给了一个差评。过了几天,客服就打电话。先是安慰删除。安慰未果,提出赔偿。在一阵谈判后,A终于同意卖家的方案。删除了差评。这个删除成本可能就几十块钱的安慰费用而已。而且在与买家沟通的成本上来说,很轻松,并不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不乏也有卖家威胁买家的案列发生,基本上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实说到头那些都不是事。
在另外一个国度。B在某逊上同样买了一件衣服。卖家联系到买家本身就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别想直接电话联系了。能联系上,还要一阵软磨硬泡。时间成本翻翻。还不一定能删除。不过还好,老外的差评率相对来说还不特别高。在这种差异情况下,卖家对差评的看重程度,胜过留review的渴望、不惜一切代价删除。
国度不同,对用户隐私的态度不一样,这是一种病态。
至此,市面上就出现了删差评的服务出现,目前市面上删差评服务价格不等,800-1600不等。为了所谓的产品转化率。不惜重金终于把差评删除了,在国内删了差评。几十块钱搞定,为何换了国度。成本如此之高。
那都是你们惯出来的毛病。活该!
没有残缺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没有谁的产品百分百满足每位客户。有差评的产品才是一个正常的产品,一个listing下面没有任何一个差评,我看什么。难道选购的时候,去看好评。不是所有的产品的差评都是致命的影响转化的因素。有时候我就看到了这条差批,我才放心购买了。说起来真可笑,这是一种买家的病态。
开发产品艰辛如苦,不要随意去丢产品链接。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个灰色产业链的发生,就是对于高利润资本的渴望。删除一个差评大几千,这是纵容某些人在犯罪,让本属于他的金钱来的太轻松,这是对人性贪婪的挑战和勾引。

人性的弱点
作者:(美)卡耐基 著,林杰 译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