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学生香港代购:读书为了将来,代购为了现在

雨果跨境 2018-03-03 1

内地学生香港代购:读书为了将来,代购为了现在

2018-03-03 雨果网跨境进口 雨果网跨境进口

在跨境电商发展起来之前," 香港代购 " 曾经是个挺时髦的词儿。" 留学生港代 " 更是代购大军里不容忽视的群体,有报道称:在香港,学生港代每周入账过万,10 个留学生中就有 8 个做代购。

那些年,学生港代里不少从业余带货干脆变成了专业代购。但近年来,政策收紧,香港出现假货风波,市场中又有各类跨境电商的强势加入。学生港代们的境遇变得不那么乐观了。

代购让他们从学校走进社会
01

去香港读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据统计,去香港读书的内地生,每年都有近 2000 人的增幅。伴随着消费升级,人们比从前更喜欢买有品牌保证的东西,赴港学生做代购,受到了信任和追捧。

" 我们班基本每个内地同学都给家人和朋友代购过。" 正在香港读研的 @肉圆子说。她本人现在是一名专业代购,已经有两年代购经验。

" 曾经不食人间烟火,往后节操是路人 "

—— @肉圆子,24 岁,港代两年。

2016 年我来香港读书,最开始没想过做代购,玩得好的朋友知道我在香港,会托我买点东西。那会儿帮他们买过苹果电脑、手机,还给女同学跑专柜买口红和包包。时间长了,自己开始兼职代购,赚钱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 " 买买买 " 的欲望。

后来买得多了,积累的打折信息等资源也多了后,就想能多赚点钱。我不太喜欢在朋友圈刷屏,所以就建了一个自己的代购群,平时把商品信息发在群里,就像给自己的小姐妹安利东西一样。就这样,我积累了第一批顾客,目前群里已经有了好几百号人。

顾客大多数都是自己的朋友和同学,或者朋友的朋友。基本上大家都很好,也都很照顾我,但也有客人比较难缠,一直催单,刚开始我会解释自己的情况,到后面就有点疲倦,有时候会直接推掉这类人的单子,遇到每次只问价不买东西的人,我还会直接怼他。

做代购之前,我在朋友眼中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萌妹子,做代购之后更真性情了些。见识了不同的人,也学会了 "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在香港想要生存下去真的很难,比内地难好几倍。

也算是成长的代价吧,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经历这些,我觉得蛮好的。


他们只是海淘大数据中的一小点
02

2013 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的交易规模超过 700 亿元,2014 年规模超过 1500 亿元。中国海淘规模 2013 年已经达到 1800 万人,预计到 2018 年,中国海淘人数将达到 3560 万人,海淘规模将达到 1 万亿元。

这 1 万亿中,学生港代可能只贡献了一点点,但这一点点的数据,也让他们吃了不少苦。" 做代购太累了,箱子那么重,香港本来住的地方就小,有些代购的东西还很还占地方,关键现在也赚不了多少钱了。" 已经有一年港代经验的 @TT 说起自己的代购经历,总结为一个字:累。

" 代购是个体力活 "

—— @TT,22 岁,港代一年。

只要熟悉了香港的商场,基本就可以开始做代购了。香港不大,基本上一个月就能逛熟。

我是来香港读书之前就决定做代购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喜欢,逛商场、买东西,还能赚零花钱,简直是完美。

但是在第二次代购回来的路上,我才意识到代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每周去深圳邮寄一次,拎着装满商品巨沉的箱子,过海关、坐车,寄完后再赶车回来,平均一次要三四个小时。回到家里已经累得不想动弹,不做代购的室友在看着美剧吃着零食,而我连起床倒杯热水的力气都没有。

虽然有抱怨,但我还在做。我觉得代购不仅是把香港的商品寄到内地那么简单,也是人际关系、是经济知识、是美妆知识、是个人统筹能力的体现。别小看这份工作,做代购一年的经验,可以比得上工作经验了。

前一阵,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和发展,代购没有以前好做了。有些顾客更喜欢跨境电商,我们跟那些大企业比完全没有办法竞争,关键就看顾客的选择。

有些人怎么都不会相信跨境电商,一定要代购人肉背,有些就会货比三家,选性价比最高的。但只要自己做好了,拥有了一批稳定客源,其实也不愁没人来找你买东西。我自己比较随缘,能买则买,不强求。

跟外界的认知不同的是,香港本地人好像对香港 " 购物天堂 " 的定位并不感冒,他们很多人不知道哪里的东西便宜,也对商品的真伪没有敏感性。很多香港本地的同学都愿意来问我哪里的东西便宜,代购的时候我偶尔也会带着他们一起去。

代购不仅是生意,还是生存

无可厚非,做港代的最大的理由是赚钱,而赚钱就是为了生存。在香港生活开销比较大,尤其已经成年的学生,在高昂的生活成本面前,代购会是个不得已又不错的选择。

在香港读研是要自己租房子的,房租平均每人在 4000 —— 6000 港币之间,在香港读研的 @章鱼丸子也不得不面对 " 穷 " 的事实,并希望通过代购体验一把香港的生存之道。

" 代购让我知道了生存不易。"

—— @章鱼,22 岁,港代半年。

来香港之后,生活越来越穷了,这是我最直观的体验。

房租每月七千,我跟舍友两人均摊,虽然家里给的也够用,但毕竟都出来读书了,总想减轻点家里的负担。然后我开始学着做代购,一来想着体验一把,二来也可以赚个零花钱。

做港代半年多,现在还徘徊在 " 半吊子 " 阶段。

为了省事,我和朋友开了一家淘宝店,逛街的时候拍拍照,然后上架商品。偶尔特别优惠的时候,会发朋友圈喊两声。由于没有宣传,我的淘宝小店粉丝不多,平时稍不留神没注意到顾客的咨询,就会丢单子。

但这些也不会影响我的心情,毕竟还是学生,不像专业代购可以有时间有渠道找更便宜的货,像我这种小代购就是看到了什么打折了就提醒下大家一下,顺便跑个腿。

我觉得香港最好的商场,是 SASA 或者万宁,它们基本被大陆顾客和代购占领了,导购听到你说普通话就对你特别热情,不像香港有些地方,多少还是会有些地域歧视。所以去买东西的时候心情都是很好的,导购又热情又耐心,还会送赠品给折扣,关系好的话,有优惠的时候他们还会单独发给你。

学校老师知道有同学做代购的时候,会温柔的提醒 " 学业为重 ",也有开玩笑说我们 " 不务正业 ",身边香港的同学朋友也不介意我们做代购,相反他们很乐意跟我们一起逛街。

做代购是被顾客 " 牵制 " 的。在商场看东西,需要微信发给对方确认,有时候不满意,需要重新找,好不容易找到了,还不说买还是不买,于是只好在商场站着等着,有时候站半天得到一个不买的回复,也有时候都走远了,还有朋友要买东西,还要跑回去继续选,如此往复。

虽然做 " 半吊子 " 代购并没有让我赚很多钱,但让我明白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代购规矩大于天

在大家眼中,代购很赚钱,但鲜有人了解他们所要承担的风险。

据港媒报道,香港入境处发言人重申:来港读书的非本地学生在港逗留期间,不可从事未经入境处处长许可的工作、或开办或参与未经许可的业务,否则属违反对其有效的逗留条件,一经定罪,最高刑罚为罚款 5 万元及入狱 2 年。

有些东西是限量带的,比如说:香港政府规定,离境人士所携带出境的奶粉每人不得超过 1.8 公斤,违例者最高可被罚款 50 万港元及监禁两年。香港海关还规定,旅客只能带 19 支香烟进香港。

而且,数码产品查的很严,一经发现重则没收轻则罚款。还有,像燕窝被查到后就全部没收。

@肉丸子、@TT 和 @章鱼现在还在香港做代购,他们跟大部分学生港代一样,为了生存愿意在学业之外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们三个没有一个愿意留在香港。

她们跟香港的年轻人拥有同样的困境——生存。跟香港的年轻人相比,他们或许多了代购这条路,这也只是他们通往更好的自己的一个渠道。

总有一天,他们还是会轻轻摘下 " 代购 " 的帽子,离开香港,回到家乡。

本文整理自上流UpFlow


对此,小编只想说,行行不容易,孰是孰非没有定论,对于大学生代购,自己应该合理把握,有得也有失,都是自己的选择。


关注雨果网跨境进口,获取更多跨境电商热门资讯!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进口丨海淘日货vs赴日采购,是博弈还是互补?

上一篇:免费报名!2018敦煌网卖家盛典将于3.16在深圳举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雨果跨境

雨果网(跨境电商新媒体)公众号,解读跨境电商热点,挖掘行业商机,分析企业模式,分享跨境电商运营经验、技巧、案例及创业故事。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